為應付邊境開放後激增的護照申請,移民與關卡局從其他部門調派多三倍人手到護照部門「救急」,部門從原本約100人增加到約400人,還輪班24小時趕製護照。當局預計2022年年底申請護照的等候時間可恢復正常。
(移民與關卡局提供)
疫情前移民局原本每天能完成約2000本護照,每月約6萬本。人手壯大後,當局現在每天可完成約6500本護照,每月約19萬5000本,約為疫情前的三倍。
隨著冠病措施逐漸放寬,新加坡的護照申請自3月起激增,平均每天有7000份申請,最高峰時甚至每天達1萬4000份。6月學校假期結束後,7月的護照申請量略有減少,平均每天約4500份。
移民與關卡局公民服務中心司長蔡天來高級助理總監說,當局為了應對劇增的護照申請,採取不少措施來提高完成護照的效率。
當局從其他部門調派近300人支援護照部門,比疫情前增加多三倍的人手,協助處理護照相關的日常運作。這些新派來的人員平均要接受兩周的培訓,以掌握所有工作流程。
另外,自6月1日起護照部門人員都重新分配到早中晚班,整個部門24小時運作,以提高完成護照的效率。
蔡天來形容,這波激增的護照需求如同「海嘯」,這段期間對護照部門來說是艱難時期,原有的人員在「新人」加入時,得安排時間訓練他們,同時又必須確保完成當天的工作。
「因此,他們在這期間常常加班,或在休假日和周末回來上班,尤其是當時回教同事正逢齋戒月,尤為辛苦。」
線上申請程序
省下管控人流人手
除了調整部門的內部運作,當局也和新加坡郵政合作,可領取護照的郵局從7月起增至29個。相比疫情前每天有1000本護照送往新郵政分行,目前每天的數量約4000本,即超過半數的申請者選擇在新郵政分行領取護照。
另外,當局從6月13日起禁止公眾到移民局大廈要求加速辦理護照或查詢申請情況,公眾只能上網這麼做。蔡天來說,把申請程序轉到線上可以省下管控人流和隊伍等工作,讓護照部門更專注於完成護照的各個程序。
蔡天來說,雖然護照申請量劇增,但當局不能因此簡化任何程序。
「移民局必須確保護照的質量達到國際標準,讓國人在國外能順利通關,並且維持新加坡護照在國際的聲譽。」
移民局的其他部門也縮減各自的辦公空間,讓護照部門的人員有更大空間處理護照的申請,以及增設領取護照的櫃檯。
蔡天來指出,要在短時間內重新部署,並不容易。「我們會繼續根據情況檢討我們的措施,預計今年底一切就可恢復正常。」
蔡天來也感謝公眾的諒解,並提醒公眾,在網上預約了領取護照的時間後,準時到預約地點領取護照。
從收到申請到交付護照程序:
檢查申請者提交的照片和文件
核查申請者是否符合申請護照的資格
批准申請後使用機器列印護照,把晶片植入護照內
列印護照後進行品質檢查,確保資料正確及能被機器讀取
依照申請者領取護照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分類
申請者領取護照前,須進行最後的身份核實並登記指紋
借調者女兒慶生遲到
還有人工作婚禮兩頭忙
為趕工加班,錯過女兒兩歲生日切蛋糕儀式,從移民與關卡局海岸指揮部轉調到護照部門增援的阿斯里雖心生愧疚,但堅信團隊合作才能儘快完成工作。
36歲的阿斯里(Muhammad Asri)稽查長6月借調到護照部門時,必須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環境,掌握所有與製作護照相關的程序。
他受訪時說,護照部門內分成幾個小組負責不同程序,雖然要快速適應工作節奏和熟悉所有工作並不容易,但這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當時,許多公眾到移民局大廈排起長龍,護照部門的人員得常常加班。
阿斯里透露,在兩歲女兒生日當天,他就因為加班而遲到約兩小時,錯過了切蛋糕儀式,為此感到愧疚。「身為父親,我當然不想缺席女兒的任何時刻,但整個部門是一個團隊,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儘快完成工作,幸好妻子能夠諒解。」
29歲的劉怡輝督察是另一名自願借調人員,他原本在機場指揮部任職。
他轉調護照部門時恰巧在籌備婚禮,間中許多傳統儀式都因為他的工作而改期,所幸婚禮最後還是在7月順利進行。
他說:「在加入之前,我曾與未婚妻商量,她很支持我,也認為不該錯過這次機會。因此,我們在籌備婚禮時儘量用省時的方式,如上網購買所需物品,選擇送貨上門,以減少到處奔走購買物品的時間。」
雖然在護照部門的工作不易,但兩人都說,能夠協助公眾解決問題,是件令人開心和滿足的事。
劉怡輝說,曾有一名60來歲男子因親戚在馬來西亞砂拉越意外離世,著急地來到移民局,出示相關證明要求緊急辦理護照。
「我很慶幸最後可以幫助這名男子順利趕上預訂的班機,飛往砂拉越。」
公眾寫信致謝備受鼓舞
阿斯里則曾協助一名男子趕回新山與臥病在床的母親見面。
他說:「他讓我看他母親臥病在床的照片時,讓我想起自己許久未見的祖母,想要幫助他儘快領取護照。」
兩人也透露,不少公眾會特地寫信給護照部門表達感謝,讓他們備受鼓舞,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文:姚可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