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包括不少說得一口流利華語的本地學生。
新科技中學的林承睿、林羽恆和黃信恩是其中一組得獎者,他們製作了有關可持續發展課題的原創新聞視頻。
他們三人分工合作,羽恆負責構思、撰寫內容,承睿出鏡進行報道,信恩則負責拍攝。
承睿說,雖然他們在中一和中二時,都上過視頻剪輯的基礎課程,但在準備參賽作品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
「我們花了六個小時的時間找合適的拍攝場地,找到場地後也要錄好多遍才錄得好,因為面對鏡頭我有時候會緊張。其實,拍攝視頻並不是這麼簡單,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媒體工作相當辛苦,但我想我還是願意嘗試。」
他們三人以流利的華語接受訪問,羽恆說,要掌握好這門語言就必須下工夫。
「學習華文華語必須要有正面的態度,如果可以多聽多說多閱讀,慢慢地就會進步。學華文需要多接觸,所以我會經常讀華文書籍,也會聽958的電台節目。對我來說學習華文其實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堅持和努力才能學好。」
另一組獲得優秀獎的學生是聖嬰女子中學的李欣穎、黎文萱和黃俐伶。
黎文萱說,獲得獎項是意料之外。
「我們來這個比賽只是想體驗,累積經驗。我覺得當記者其實相當有趣,不僅可以對很多時事課題有更深入的了解,還能訪問各階層人士,這是份非常有趣的工作,有機會的話我很想嘗試。」
《我來報新聞》挑戰賽由新傳媒《8視界》和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聯合主辦,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支持。
另一組獲得優秀獎的學生是聖嬰女子中學的李欣穎、黎文萱和黃俐伶。
黎文萱說,獲得獎項是意料之外。
「我們來這個比賽只是想體驗,累積經驗。我覺得當記者其實相當有趣,不僅可以對很多時事課題有更深入的了解,還能訪問各階層人士,這是份非常有趣的工作,有機會的話我很想嘗試。」
《我來報新聞》挑戰賽由新傳媒《8視界》和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聯合主辦,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