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參加《我來報新聞》讓學生多用華語 樂見學生有所成長

2022-08-01

首屆《我來報新聞》挑戰賽反應熱烈,多名中學生獲得獎項。受訪教師表示,無論所指導的學生得獎與否,更令人欣慰的是,學生們在籌備比賽時更常使用華文華語,並且學習如何結合科技來製作新聞,過程中都看到學生有所成長。

比賽分為「鮮新聞」和「再生新聞」兩個組別。在「鮮新聞」組別下,學生們可以自行挖掘新聞課題來播報;「再生新聞」組別則要求學生從指定素材里下載視頻、文字和圖片,再以創新方式播報、講解或分析新聞,製作成新的視頻。一共59所中學提交了200份參賽作品。

聖嬰女子中學的張淑娟老師受訪時表示:「我覺得學生們在蠻多方面都有所成長。我們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英校,在學校里基本上聽不到學生講華語,但是我非常高興能夠看到他們(學生)有興趣參與這樣的比賽。」

華僑中學的華文老師莫忠明也說:「學生在學校學習記敘文、議論文,但是沒有學習新聞的寫作,這個比賽要求學生整理新聞,或是自己書寫新聞,所以這就需要他們花非常多的時間,可能去瀏覽新聞網站,去尋找(寫新聞)的一些規律,之後再去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尋找素材。」 

華僑中學是本屆比賽的大贏家之一,所提交的四分作品共囊獲六個獎項。莫忠明對此表示驚訝,不過也樂見學生們努力備受肯定。

而立才中學的莫曉佩老師則指出,比賽要求結合科技,又能讓學生自行決定新聞題材,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華文華語的興趣。

籌備過程中 學生更了解新聞製作 這項比賽希望提高學生的新聞和數碼媒體素養,培養學生關注、觀察周遭生活和思考時事的能力。

負責指導思源中學學生洪佳利、胡欣慧和洪佳琳的許小雨老師就分享,確實看到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更了解如何製作新聞。

「從一開始我跟她們介紹這個比賽時,她們提出想要做有關疫情方面的報道,根據她們提供的一些素材,我們就去尋找採訪對象,過程中我給了一些指導建議,但慢慢地我發現她們的方向越來越清晰,同時她們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許小雨表示,她覺得學生在整個發掘新聞的過程中,更加了解這篇新聞要傳達的重點信息。

淡馬錫初級學院(中學部)的蔡鈞均老師表示,希望學生們能藉此機會,了解到一則新聞所包含的元素,並且繼續關注新聞。

立德中學的余潔琳老師則是鼓勵學生在確保內容實事求是的基礎上,能以較有創意的方式呈獻作品。

不是華文好才能參賽 鼓勵學生多嘗試開拓視野 余潔琳也認為,學生不應受限,覺得華文程度好才能參賽。「可能學生對剪輯方面有興趣,或是對報道有興趣,或是對繪畫等方面有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參加。我覺得只要有興趣想要嘗試的話,這個比賽都是展現自己才華的一個平台。」

另一名教師盧敏財也認為,中學生可以趁青少年時期,多多參加比賽,開拓自己的眼界。

這項比賽由新傳媒《8視界》和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聯合主辦,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鼎力支持,得獎名單在7月30日公布,共52名學生獲頒26個獎項。

所有得獎作品都發布在《8視界新聞網》《好Young》的「我來報新聞」欄目。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雅詩閣將在全球擴張業務 預計2028年之前開設逾300家新住宿房地產
  • 三名男子涉嫌參與洗錢犯罪組織 周二被控上庭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