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加坡回归东七区时间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东八区可以和中国在时间上无缝对接,和中国交往方便。但是中国现在采用一个时区,从长远来看,今后很可能也要细分,因为世界上大国都采用多时区制度。
中国的大部分国土,主要在东六区、东七区和东八区
中国在未来,
或将三分时区
为什么有些大国分几个时区,有的还分半小时时差的时区,如澳大利亚就分为东8区、东8:30区和东10区,缅甸也采用的是东6:30区,主要还是以人为本,宁可政府在管理上麻烦,也要老百姓在生活中方便。
国际上曾经有一些国家实行过“夏时制”,即把时间调快一个小时(类似东七区改为东八区),后来还是因为老百姓在生活中不适应,为了方便老百姓,许多国家又都把夏时制取消了。
中国虽然是统一使用一个“北京时间”,但在实际生活中,东西部的老百姓对“北京时间”只能作为参考,生活中必须自己调时差,否则说句笑话,恐怕年都会过错了,如北京时间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东北的新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了,而大西北还在过三十晚。在作息制度上,北京是上午8时上班12时下班,在新疆就不行了。必须自己调整为上午10时上班,中午休息要到下午2时等等。
从长远来看,中国也很可能跟随一些大国一样,分为多个时区, 可能东部一个时区,即东八区,仍用“北京时间”不变;中部一个时区,即东七区,命名为“重庆时间”或者其他城市时间;西部时区,即东六区,命名为“乌鲁木齐时间”或者其他城市时间。
上海外滩钟楼
如果中国分为三个时区,新加坡坚持用东八区时间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新加坡与中国的中部处在同一经度,中国的“中部时间”也属于中国,回归东七区也就不影响与中国对接了。
新加坡时间回归东七区,
对习惯、设施等均有好处
时间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虽然新加坡现在没有采用东七区的时间,不等于东七区时间的影响就不存在了。 除了地理时间和行政时间外,人体也有个生物钟,它遵循的是自然规律, 如果这三个时间一致时,没有矛盾,不一致时,就会出现一些不便。
因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管时钟是几点,人们到时候就会醒,到时候就要吃饭,到时候就要睡觉。如来新加坡的中国人,总感觉天亮的迟、黑的也迟,中午12时,在中国要吃午饭了,却不感到饿,到下午1时才想吃午饭,在中国晚上9时就想睡觉了,在新加坡还没有睡意。
特别是中国的子午时影响很大,有人习惯中午休息一会,对健康大有脾益,但是新加坡的子午时和中国是有差别的,中国12时和24时是子午时(中心点),新加坡却是1时和13时,这些,都要靠个人对时间进行微调,自觉地把时间减去一个小时,把13时当作12时(午时)才能适应。
第二是对新加坡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现在新加坡很多地方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晚上7时电灯都打开了,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晚上7时,实际上是下午6时,天还很亮,晚上8时才是晚上7时,考虑到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时差”,新加坡的公共服务设施,电灯等照明设施,完全可以延时到晚上8时打开。
国际上的时区划分就是时间的国际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各个国家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中国的电台整点时天天都播报“北京时间”,新加坡的电台没有一家播报“新加坡时间”,因为“新加坡时间”说不清楚,只有回归东七区后,才能名正言顺,向全世界播报“新加坡时间”。
作者:田柏强,英文:Tian bai qiang,原中国安徽工人日报高级记者。
点击以下连结,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The End -
#今日汇率
1 新元 = 4.8960 人民币
1 人民币 = 0.2042 新币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