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造业、国际贸易、旅游业等为产业支柱的新加坡,在受到“新冠”的冲击后,旅游业和国际贸易受到了较大影响,不过,新加坡的制造业却逆势上扬,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衔接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新加坡敏锐地捕捉到了东南亚的产业发展与机遇,适时推出了“新加坡+1”项目计划,与东南亚缔造无限可能。
图/来源:unsplash网
“新加坡+1”是什么?
“新加坡+1”战略致力于结合新加坡与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互补优势,达成1+1>2的效应,协助制造业企业快速拓展区域市场、打造多元化供应链 、创造区域化新格局。
1、政府牵头,助推产业发展
2021年,新加坡制定了“制造业2030愿景”,致力于在2030年前,将新加坡打造出先进位造业的全球业务、创新与人才中心,并要在接下来的10年推动制造业取得50%的增值,同时确保制造业对新加坡GDP的贡献保持在20%左右。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加坡将继续吸引全球最顶尖的制造商前往新加坡设立公司,让他们把技术引进新加坡,创造更加良好的制造业生态环境;并且继续支持具有强大潜能的本地制造业公司,帮助他们深化技能拓展国际产业链,不断提升竞争力。
图/来源EDB,盗图必究!
2、让新加坡成为您企业在东南亚的重要基地
区域总部:
利用新加坡的亲商环境,具竞争力的税务人才政策,涵盖全球80%GDP的国际自贸协议,和在东南亚的战略位置开拓管理区域新业务。
创新中心:
利用新加坡蓬勃的创新和研发生态,亚洲排名前三的大学,和全球第二的知识产权保护来开发新产品
物流供应链中心:
利用新加坡在马六甲海峡的战略位置,衔接世界600多个港口的大士港口和100多条航线的樟宜机场。拥有25家世界顶尖物流公司,清关效率排名第一。
制造控制塔:
利用新加坡的高端制造生态,鼓励智能制造的友好政策。距离东南亚的各大制造基地仅需6小时飞行时间。企业也可申请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东南亚制造联盟项目。
图/来源:unsplash网
东南亚制造的战略优势
据新加坡统计局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新加坡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22%,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3.2%,创2010以来最高的增速。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新加坡企业发展局联合私营公司战略伙伴共同建立了东南亚制造业联盟,旨在为有意拓展东南亚区域市场的国家与新加坡制造企业提供“新加坡+1”战略。
进入该区域市场的企业,可通过“新加坡+1”的模式,借助新加坡的全球商业中心和创新生态系统,结合东南亚制造业优势,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应,以助企业快速拓展市场,打造供应链、发展战略多元化与产业新格局。
图/来源:unsplash网
1、多元化的制造生态
东南亚在汽车,电子,机械,纺织服饰,化工,金属等领域都具有竞争力。
2、衔接全球贸易网络的枢纽
重要的贸易和物流枢纽:东南亚位于主要贸易路线的交汇处,每年有3.4万亿的全球贸易流通在这个区域。
东盟丰富的自贸协议网络:东盟与对话伙伴(中日韩澳新)签署了6项自贸协议;10位成员国也额外签署了高达122项自贸协议。如新加坡就有至少25项自贸协议,其中包括美国,中国,英国,欧盟等重要经济区域,涵盖全球贸易GDP的80%。
RCEP + CPTPP:东盟10国签署了全球最大的多边自贸协议网络RCEP – 这涵盖了全球30%的经济体;东盟成员国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也参与了CPTPP - 这涵盖了全球GDP的13.4%。
3、蓬勃的劳动及消费市场
东南亚总人口6.49亿人,61%年龄在35岁以下,中国及印度后的第三大劳动力。依据BCG 2019 年的调研,东南亚的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在成本方面比中国,印度和墨西哥更具有竞争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