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慶特輯 這些歷史,讓新加坡的建設發展維持在世界前列

2022-08-04

縱觀新加坡的發展歷程

從發展中國家躍升為已開發國家

從種族摩擦發展到種族和諧相處

從李光耀到吳作棟,到李顯龍

從低端製造業到高端服務業

從最東的樟宜到西部的裕廊

本期,我們就來回顧一下

新加坡那些風雨兼程的歷史吧

1965年

1965年8月9號,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靜默坐在媒體面前,李光耀哭著宣布了新加坡共和國的成立 「You see the whole adult life of my life……I have believed in Malaysian mergerand the unity of these two territories. You know these people who connected bygeography, economics and ties of kinship. (我所有的青年生涯都致力於和馬來西亞的結盟,兩地人民在地理上,經濟上,血緣上都是連接在一起的)」 。

新馬兩年的短暫合併後,宣告失敗。李光耀面對的是自然資源貧乏,外部政治環境惡劣的不利環境,新加坡的成立可以說是不得已的。

1966年

外交部長S. Rajaratnam起草了新加坡國家信約,並於8月24號向全國的學生推廣。

同年5月,新加坡有1233205個居民拿到新加坡身份證,粉紅(pink)色ID是新加坡公民,藍色(blue)ID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

1967年

新加坡發行了第一版新加坡貨幣,封面是新加坡國花胡姬花,其面值到1973為止,與馬幣掛鉤。

高級知政Goh Keng Swee推行了全民兵役制(NationalService)這年有約9000人入伍。新加坡兵役制度規定:年滿18周歲的男性新加坡公民和第二代以後的永久居民,強制需要接受2年入伍訓練。

8月8號,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共同成立了東南亞國協(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該機構為東南亞地區建立起一系列的合作機制,促進了東南亞的和平穩定。

1968年

這年新加坡舉行了首次獨立後的普選,人民行動黨(PAP)一舉拿下所有58個席位。

1969年

長發男子被禁止進入新加坡。Beatles風格的髮型受到了排擠,如果新加坡男性堅持留長發,可能會因此丟掉工作和大學學位。

新加坡發生了35年以來最大的洪水災害,全島四分之三的地區被洪水侵害,3人因此死亡。電力、電話、供水一直中斷到了年末。

1970年

政府開始大力整治街道,妥善把25000個流動商販安置在各大食閣內。這對市容市貌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舉行了獨立後第一次人口普查。

1971年

英國撤出了在新加坡駐紮的最後約15000個軍人。這次撤出造成了約20000人失業,也讓新加坡軍隊力量大幅下降。為了降低撤軍影響,新加坡開始大力引進海外投資,同時增加軍事開支,開展與其他國家的軍事合作。

1972年

新加坡這年推行了」Stop at two」的人口政策,旨在控制戰後的人口高速增長。政府把墮胎合法化,鼓勵適時結紮,把家庭人口數納入入學標準,公司也調整了入職女性生育的請假權利。這項政策效果明顯,人口出生率由1965年的4.7%降到了1975年的2.1%。

11月21號,Robinsons Department Store因短路引起火災,9人死亡。座落在RafflesPlace的RobinsonsDepartment Store有著114年悠久的歷史,這棟建築被燒毀。事件調查之後,當局修改了房屋修建相關法令,以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1973年

國家體育館(National Stadium)於1973年7月份在Kallang開業,體育館建造費用高達5千萬新幣。同年9月第七屆東南亞運動會在此舉行,這也是新加坡第一次舉辦大型賽事。

李光耀為NTUC(National Trades UnionCongress) 超市剪彩開業。NTUC是新加坡最大的超市集團,提供日需品。

1974年

新加坡1月31號在PulauBukom的Shell煉油廠發生恐怖襲擊。2個日本人和2個阿拉伯人企圖斷掉新加坡運往其他國家,尤其是南越南的石油。12月20號,馬共成員欲用炸彈炸掉南洋製造公司負責人,但炸彈未及運到南洋製造公司,被引爆,造成2人死亡。

1975年

製造業超過貿易成為新加坡最大的經濟引擎,同年新加坡也受到了高通脹,高失業率的影響。

6月2號,新加坡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推行汽車高峰時期收稅的政策。這項AreaLicensing Scheme政策一直延續到1998年才被ERP(Electronic Road Pricing)替代。

12月,新加坡規定吸食毒品可能面臨死刑。新加坡是世界上對待毒品問題極其嚴格的國家之一。少量毒品也會被判重刑。

1976年

2月23號,24號,新加坡出席第一屆東協首腦會議,旨在為地區和平繁榮建立有效機制。

5月,李光耀進行了對中國的首次訪問。新加坡雖然在1992年才和中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李光耀與中國歷屆領導人都保持聯繫。

1977年

5月28號的馬來西亞足球杯上,新加坡在決賽上打敗檳城奪得冠軍,這是新加坡運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6月13號,新加坡第一個雙層公交車開始運行。

1978年

10月12號,一艘希臘船Spyros在裕廊口岸爆炸,造成了76人死亡,69人重傷。這是新加坡目前為止最大的一次工業安全事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1979年

6月1號,李光耀推行National Courtesy Campaign(全國文明禮儀運動)旨在號召人民創造美好的社會環境。這次運動也被看作是為了緩解當時社會壓力:高樓辦公,擁擠的居住環境,公共運輸的不順暢等。2001年該運動改為了SingaporeKindness Movement

10月20號,麥當勞在新加坡開了第一家店,並創造了當天漢堡銷售40000個的世界記錄,該記錄直到1992年4月才被北京的麥當勞店鋪打破。

1980年

8月8號,成立了18年的新加坡大學和14年的南洋大學合併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大學的合併改組,標誌著新加坡華文教育的沒落。

10月20號,麥當勞在新加坡開了第一家店,並創造了當天漢堡銷售40000個的世界記錄,該記錄直到1992年4月才被北京的麥當勞店鋪打破。

1982年

1月1號,新加坡把時間往前撥了30分鐘,正式以GMT+8:00為時區。

這年年底新加坡成為了以噸位計算,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灣。

10月20號,麥當勞在新加坡開了第一家店,並創造了當天漢堡銷售40000個的世界記錄,該記錄直到1992年4月才被北京的麥當勞店鋪打破。

1989年

3月1號,HDB開始了種族融合政策,政府組屋的居民構成需要達到一定的種族比例,保證華族、馬來族、印度人以及其他種族的融合。這項政策提高了新加坡的種族和諧度。

1990年

11月28號,吳作棟成為新加坡第二任總理,李光耀總理任期達31年176天。

新加坡超過香港,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櫃運輸集散地。

1994年

2月26號,新加坡和中國達成深度協議,開始籌建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工業園是中國和新加坡政府間重要的國際合作項目,目標是借鑑新加坡的管理模式使蘇州園區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園區。

1996年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認為新加坡不再是發展中國家。新加坡人均GDP達到了2萬美元,排名為世界第16。

荷蘭籍經濟學家溫思敏(Albert Winsemius)離世。

溫思敏於1961年領導一個聯合國團隊來新加坡,幫助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李光耀很賞識溫思敏的建議,讓他成為新加坡的長期顧問。溫斯敏對新加坡政府提出的許多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建議,如保留萊佛士銅像與英文街道名稱,使國際投資者安心;他也幫助新加坡獲得像Shell與Exxon這樣的跨國投資者。他正確地反對保護主義,建議從像生產衣服之類的低端工業開始,後來又發展到電子、航運、金融等方面。他也高瞻遠矚地遠在1970年就提出建立新大學(或學院)的建議。在李光耀的賞識下,溫斯敏的正確建議獲得實施,幫助新加坡取得重大的發展。

2004年

8月12號,李顯龍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接任吳作棟。李顯龍自1987年以來是內閣成員,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新加坡政治轉型的首要領導人。2004年上任總理之前,李顯龍曾擔任貿工部長(Ministerfor Trade and Industry)、財政部長(Minister for Finance)以及副總理。身為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的政治生涯曾被指控為裙帶關係。李光耀在他的回憶錄中強調,他不能讓兒子直接繼承他:「由其他人接替我擔任總理較為恰當。那麼若顯龍之後升到那個職位,就明確能夠看出他是靠自己的實力做到的。」

12月26號,印度洋海嘯,新加坡積極響應,為海嘯受難者提供支援和幫助。

2011年

5月14號,李光耀和吳作棟宣布退出新加坡內閣。2011年5月7日新加坡大選由李光耀創建並在新加坡長期執政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雖然繼續占據國會壓倒性優勢,但得票率跌至60%左右,創新加坡建國以來最低。李光耀和吳作棟的聲明說:「在具有分水嶺意義的選舉後,我們決定離開內閣,讓更年輕的內閣成員團隊聯繫並接觸年輕一代,塑造新加坡的未來。」

2015年

李光耀3月23號與世長辭,李光耀是新加坡當之無愧的國父,改變了整個新加坡歷史,帶領新加坡成為了第一世界國家。在不少新加坡民眾的心目中,李光耀有著崇高的地位。今年3月,上十萬民眾走上街頭悼念已故總理,感謝他國家建設所付出的貢獻。

新加坡雖小,但熱情飽滿

這個年輕的國家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歷史

摘得屬於新加坡自己的種種頭銜

新加坡國慶將至

又將見證新一年的歷史

前進吧,新加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家庭還有誰不知道,補貼這樣領,超市購物直接"回血"800新幣!
  • 買黃金超10萬元要上報?亨利發布2025年百萬富翁增長榜單,新加坡1600人第六位,阿聯第一
  • 世錦賽來襲!新加坡「水感地圖」,一秒入水享世界級體驗!
  • 新加坡13大自助餐catering!在家就可以吃上自助了
  • 2025年7月新開15家餐廳和咖啡館!著名的茶餐廳、東京網紅烏冬面等
  • ✈️🌍 新航環遊世界票只要 S$1801 起🤩 想一次玩遍亞洲、美洲、歐洲不是夢‼️
  • 新加坡家庭還有誰不知道,補貼這樣領,超市購物直接"回血"800新幣!
  • 新加坡教育環境:助力企業家的家庭與事業雙贏
  • 全球資本大遷徙!新加坡狂攬 1434 億登頂全球第二!東協或成投資界新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