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願意支持環保,但過半新加坡人不願掏錢買環保包裝的產品

2022-08-05

(聯合早報)

作者 侯佩瑜

新民調顯示,新加坡人雖然對環保包裝高度接受,但超過一半卻不願意掏腰包付更多錢來支持和購買使用環保包裝的產品。

政府早前宣布,明年實施飲料容器退費制(Beverage Container Return Scheme),隨後也將陸續根據「製造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簡稱EPR)模式推出更多環保政策。

新加坡環境理事會和諮詢公司畢馬威(KPMG)新加坡順勢展開調查,了解本地消費者對環保的態度。

這項調查在去年進行,共有1015人參與。調查顯示:

多達95%的消費者更表示願意購買使用環保包裝的產品

不過有53%(每兩個消費者就有一人)會先考慮價格,如果比一般包裝更貴他們就不會購買。

這表明,價格仍然是購買和支持環保的首要考慮因素。事實上,20%的受訪者表示,價格是決定是否購買環保包裝產品的唯一因素。

畢馬威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諮詢服務及畢馬威影響力部門主管霍淑菁告訴媒體, 價格仍然是最大的挑戰之一。我們都知道,在經濟衰退和經濟困難時期,我們需要管理成本,同時也需要為低收入家庭、無法支付高價環保包裝的群眾提供負擔得起的選擇。

製造商需要降低可持續包裝的成本,才能改變消費者的習慣。也許製造商和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想想要如何開發更實惠的環保包裝。

藍色回收箱。(聯合早報)

我國去年共製造了約694萬公噸固體垃圾,相比40年前增加七倍。其中約四分之一(182萬公噸)是住家垃圾,當中單是產品包裝組成的垃圾就超過50萬公噸。

相比迅速增長的垃圾量,回收率卻不理想,其中塑料回收率僅為6%。

調查也顯示,除了價格,認知和便利也是影響人們是否會回收垃圾的幾大因素。

每10個消費者中就有七個並不完全清楚什麼材料可以回收。

便利也是改善國人消費習慣、減少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關鍵因素。受訪者認為,阻礙公眾養成回收習慣的原因有:

嫌沖洗過程費時費力(23%)

不知道如何分類垃圾及辨別可回收物(21%)

覺得回收桶地點不方便(15%)

當被問及他們是否會積極參與回收計劃時,超過八成受訪者將回收桶地點是否方便作為一個重要因素。

超過半數受訪者也認為,本地的商品包裝上的信息不足,使他們無法辨別哪些是可回收的環保包裝。

國家環境局年底準備通過遍布全島的派發機分發家用式回收箱給有意索取的家庭,方便公眾在家為垃圾分類後才帶到樓下的藍色回收桶,養成正確的回收習慣。(取自招標文件)

另外,產品包裝的可持續性也是影響顧客購買決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列舉製造商回收和處理包裝的能力及其環境足跡都是考慮要不要買的因素。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有70%的受訪者認為市面上的產品包裝過度,應該減少。

消費者認為,提高國人的回收或垃圾管理意識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教育活動(26.3%)

改善回收基礎設施(21.8%)

強制張貼「生態標籤」(eco labelling)(21%)

那蟻粉你有在積極努力減少塑料垃圾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最新一輪CDC優惠券派發!皇后手把手教你拿,再附上各大超市釋出的好康!500元這樣花~💸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2025新加坡公司註冊全攻略:中國企業出海第一站怎麼選對、走穩?
  • 科普 持工作準證入境新加坡,還需要提交健康申報嗎?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新加坡公司稅務戰略全攻略:打造全球競爭力,築牢雙徵稅風險「防護牆」
  • 新加坡公司不運營了記得註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