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如果身体不舒服,但去不了医院该怎么办?

2021-11-23     于晏     19897

关于图文咨询:

1. 不要直接打开页面就开始写。万一手滑没写好就发出去了,就可能白白浪费了钱。建议打开手机的留言板或者其他app,把文字部分写好改好,然后再复制粘贴到图文咨询的页面。

2. 在文字描述中,写清楚以下方面:

1)病情发展 :什么时候开始的,起初的症状,症状是如何发展的,有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处理,有没有咨询过其他医生等等。关键的日期和时间点要写清楚,症状的具体感受也要写清楚。可以采用一条一条的格式,比如:

  • 11月1日上午,........

  • 11月2日下午,.......

2) 想要咨询的问题,比如是请医生做简单诊断,还是要推荐药,还是已经有初步判断想请医生确认一下等等。

3)相关的病史或者可能相关的其他状况。比如皮肤起皮疹,之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状况,当时的诊断和处理是怎样的,在起皮疹之前是否有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 (比如酒精类或者海鲜类) 、或者皮疹部位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之类。

4)注明任何有助于医生推荐治疗方案的其他状况,比如有没有某些药物或者食物过敏 (以便医生推出治疗方案) ;说明自己人在国外,可能不方便购买处方药,请医生推荐非处方药,或者推荐是否需要在当地医院面诊;再比如自己如果希望先靠自己的免疫力扛一下,不太希望立刻吃药,那也要告诉医生,方便推荐合适的方案。

3. 图文问诊,附上尽可能多的和清楚的症状照片,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拍。如果有已经用上的药或者做过的处理,也拍好药品的照片上传。如果有怀疑过敏的食物之类,也可以拍下来。

如果选择语音通话或者视频咨询,也很建议提前把上面说的准备好。这样咨询起来更有效率。

总之,能提供给医生的有效信息越充分、越准确、越有条理,能获得的建议就越靠谱。

如果有新冠相关的症状还是要特别小心,先用ART检测一下,阳性的话一定要尽快去诊所。

一些很小却很重要的提示:

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病会出现类似或者同样的症状。比如咳嗽,可能是普通感冒,可能是新冠,可能是肺炎,可能是气管对什么物质敏感,也可能是其他。所以,单凭一两个症状,在没有做任何医学检查的情况下,医生并不容易做判断。所以,一是要把症状和病情发展尽可能全面写清楚,二是不要完全依赖在线问诊,这和去医院面诊做检查的效果还是不一样的。

即使对同一种疾病,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无所谓对错,风格不同、偏好不同而已,和医生个人的经验和习惯都有关系。

比如,有些医生比较喜欢尽可能少给病人用药,毕竟是药三分毒,这些医生开药就会很谨慎,想让病人尽量先靠自己的免疫力去恢复。

有一些医生的风格比较“大刀阔斧”,喜欢马上先用药和治疗把症状压住,认为后续病情加重会更麻烦。

这些风格都没有错,治疗方案也都是可行的,所以大家不要看到A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和B医生的不同就以为是误诊。完全可以跟医生开诚布公地讨论治疗方案和自己的看法、偏好等等。在疾病面前,医生和病人其实是合作伙伴,不要潜意识里把医生放在自己的对立面,那样对自己的恢复也是没有任何好处。

祝大家都不用去医院,身体健康!

(图文来自新加坡眼APP网友米夏)

新加坡眼后记

感谢网友米夏的分享!

其实在新加坡,也有许多远程看医生的应用程序。《新加坡眼》在此推荐几家较常见的,供大家参考:

1. WhiteCoat App

WhiteCoat由莱佛士医疗集团出品,医生可以通过视频看诊的方式为患者诊断。医生分为全科医生、儿童医生,以及心理医生3种。大家可以直接在主页面上选择自己需要看的类型。

求助!如果身体不舒服,但去不了医院该怎么办?

另外,在看诊前,页面上会显示各医生会说的语言,方便大家根据自己的语言偏好选择医生。

2. Doctor Anywhere

这款应用程序和WhiteCoat相同,也是通过视频看诊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诊断。不过,除了看诊以外,大家也可以在这个App上预约其它服务,例为儿童接种疫苗、核酸检测,身体检查等。

求助!如果身体不舒服,但去不了医院该怎么办?

如果你拥有写作分享的热情,也欢迎在《新加坡眼》APP“社区”一栏进行发帖投稿!我们将对精彩内容进行刊载,以便利大家阅览交流。

社区投稿方式如下:

求助!如果身体不舒服,但去不了医院该怎么办?

2.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合适的版块编辑发布您的创作内容。

求助!如果身体不舒服,但去不了医院该怎么办?

《新加坡眼》APP为大家提供创作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在疫情中,一起通过写作来对抗疫情中的压力,体味分享生活五味。

编辑:WWT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