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地国立健保集团(NHG)和陈江和基金会(Tanoto Foundation)合作推出转糖尿病计划,研究通过改变糖尿病患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无药物降低血糖水平。
新加坡的糖尿病病人连年增加,在禁止了含糖饮料广告在本地播放后,又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原定今年底开始实行包装加糖饮料须贴营养等级标签的强制性措施,将延后至明年第四季度实施。
“我们还正努力将这些措施扩大到鲜制饮料,这是我们饮食中一个主要且不断增长的糖分来源。我们会在未来几个月提供更多信息。”
相关部门在2019年10月宣布,将强制要求所有在本地销售的包装加糖饮料贴上有ABCD四个等级的营养等级标签(Nutri-Grade),绿色A级最健康,红色D级最不健康。标签也会列下饮料含糖百分比,方便消费者快速比较同个等级饮料内的不同含糖量。
这被视为本地“抗糖”之路上的重要举措。而现在这一举措要扩大到新鲜制作的饮料上了。
而且不仅要抗糖,减盐也得提上日程。从2020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结果来看,本地居民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等关键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
很多病症与糖盐摄入量密切相关。
若每天多摄入一克钠(相当于2.5克盐),患第二型糖尿病风险就会增加43%。过多的盐分摄取也可导致高血压和肥胖,而单糖摄入增加也会增加肥胖、高血脂和糖尿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和第二型糖尿病是常见的共病。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此外,高血压患者经常表现出胰岛素抵抗,并且比血压正常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总结来说,专注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减低这些共病风险大有裨益.
健康饮食习惯包括食用新鲜蔬果而不是蔬果汁,因为它们的盐含量较低;少吃冷切肉等加工食品(钠和糖分高),以及烘焙食品和糖衣麦片等糖分高的食物;以全麦食品取代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同时要配合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体育活动。有规律的体育活动会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也降低胰岛素水平。
而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个为期三年的计划将包括针对100名肥胖糖尿病病患的临床研究,当中50人在首三个月会通过代餐将摄取量控制在800卡路里,接下来三个月逐步恢复健康饮食,之后则分两个六个月的阶段继续维持健康饮食,
另50人则作为参照组。研究人员希望以此让病患降低体重,在12个月与18个月后血糖能降至健康水平。
营养师也会为病患开办工作坊,教导如何烹饪健康餐食、阅读食品的营养标签和采购健康食品。
同时,研究也将对1000名糖尿病患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在改变和维持健康生活习惯时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应如何协助他们改善生活习惯和维持血糖水平。营养师也会和糖尿病病患合作一起创建美味且健康的低卡美食,并用以临床实验中。
健康生活习惯真的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