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廊島將轉型為可持續能源和化工園區

2021-11-24

裕廊島將轉型為可持續能源和化工園區,島上的能源與化工業者將增加可持續產品的產出,以及致力於推動可持續的生產方式,以減少碳排放和污染。

在2050年之前,裕廊島的能源與化工業者的可持續產品產出將比2019年的水平增加四倍,每年通過低碳解決方案減少600萬公噸碳排放。

在實現2050年目標的過程中,我國也設定了一些里程碑。到2030年,能源與化工業者的可持續產品產出比2019年增加1.5倍,煉油廠和裂解廠的能源效率須提高到世界前四分之一,並實現至少200萬公噸碳捕集(carbon capture)的潛能。

我國今年推出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在發展藍圖的綠色經濟支柱中,首次提出將裕廊島轉型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和化工園區的概要。

貿工部長顏金勇昨天(11月23日)出席新加坡蜆殼能源與化工園的塑料熱解油提升裝置的動土儀式上宣布了這項轉型計劃。

顏金勇說,我國是世界領先的能源與化工中心之一。在2020年,該領域貢獻我國國內生產總值3%,占經濟產出五分之一,僱傭了超過2萬7000人。包括蜆殼在內的能源與化工公司的一些關鍵領導職位也是由新加坡人擔任。

除了這些直接的好處,顏金勇指出,能源與化工業對其他行業,如貿易和物流,有很強的外溢效應。同樣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行業,它有助於新加坡與世界接軌。

「我們估計全球對化工產品的需求將出現強勁增長,新加坡有能力抓住這一增長趨勢。但該領域面對一個重大挑戰,也就是它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為此,能源與化工業者已積極作出回應。不少公司的產品正轉向低碳燃料、可再生能源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化工產品組合,甚至為業務設定了相當有企圖心的目標。例如蜆殼和英國石油公司(BP)宣布,石油與天然氣投資組合將減計多達175億美元(約239億新元)和220億美元,作為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的一部分。

此外,能源與化工業在採用低碳技術和燃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蜆殼的新裝置將塑料熱解油轉化為工廠的化學原料,預計於2023年開始生產。這將是蜆殼在全球第一個塑料熱解油提升裝置,每年產量達5萬公噸,相等於78億個塑料垃圾袋的重量。塑料熱解油是一種由難以回收的塑料垃圾,通常會被填埋。

蜆殼也正在考慮投資建設一個使用廢棄物和植物油生產生物燃料的設施,該設施每年產量估計達55萬公噸。

顏金勇說:「這些解決方案將幫助其他行業,例如航空業實現去碳化。也許不久之後,你從樟宜機場搭乘的航班也將由新加坡製造的可持續生物燃料所驅動!」

經發局昨天發布「可持續裕廊島」報告(Sustainable Jurong Island),詳細說明了政府將裕廊島改造成一個可持續能源和化工園區的計劃。這份報告在新科研、裕廊集團、能源局(EMA)及國家環境局(NEA)的協助下完成。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新冠病例激增17%,創年度新高!一大波人再現:刀片嗓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榜鵝社區貓疑似遭虐待不治 非營利機構尋找目擊者
  • 淡濱尼發生持械企圖搶劫傷人案 82歲老婦和30歲女子受傷
  • 今年最後一個微型滿月 「花月」今晚登場
  • 新一輪社理會鄰里購物券 已有大約50萬個本地家庭領取
  • 獅城兩中國男涉自導綁架  被控欺詐及企圖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