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升溫 台北故宮70萬件文物在戰爭下如何「打包」引熱議

2022-08-10

美國眾議院院長佩洛西8月2日訪問台灣後,台海局勢急速升溫,中國大陸多日來在進行「圍台軍演」,直至今日(10日)方才宣布告一段落。

面對可能的軍事威脅,號稱擁有全球數量最多,品質最精緻中華文物的台北故宮博物院,要如何保護多達70萬件的珍貴歷史文物,也成了熱議話題。

烏克蘭的前車之鑑 說起戰爭對歷史文物帶來的破壞,今年2月遭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是血淋淋的例子。

烏克蘭當局證實,一家位於首都基輔以北80公里的伊萬基夫博物館(Ivankiv Museum)不幸遭到摧毀。

烏克蘭各地博物館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即爭分奪秒打包館藏,試圖避免文物遭戰亂破壞。

其中,作為烏克蘭最大藝術博物館的利沃夫國家博物館(Andrey Sheptytsky National Museum),工作人員與時間賽跑,將展品移至安全空間。

該館藏品一共有1萬2000件,數量不少,但比起台北故宮的近70萬件,無疑是小巫見大巫。

因此,俄烏戰爭爆發後,台灣不少人開始關注,台北故宮在最壞情況下,要如何保護或遷移文物。

烏克蘭利沃夫國家博物館的職員在俄軍入侵烏克蘭後,爭分奪秒將館藏打包轉移至安全地點。(美聯社)今年3月,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在台灣立法院多位朝野立委質詢下坦承,台北故宮過去僅針對火災、水災及地震等緊急災害進行過演練,但針對戰爭或空襲,卻是白紙一張,從未進行過相關演練或準備。

他也說,館方並沒有明確的「安全暫存點」。

「腦海中其實沒有這樣的地方。有安全的地方,但是否符合文物要求的環境?我們是不知道的。」

他當時承諾,當局會在三個月內訂出完整應變方案,並在7月進行沙盤推演。

台北故宮存有眾多中華歷史文瑰寶,圖為被譽為鎮館之寶的「翠玉白菜」。(網際網路)台北故宮遭批仍無明確應變措施 根據報道,台北故宮180多名職員在7月中曾和軍警進行演練,測試在各種情境下,如何保護及收藏文物。

不過,在野的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在面簿貼文批評,台北故宮最新提供的報告內容中,仍沒有任何針對中國大陸攻台後,館方如何因應的實質內容。

她說,館方似乎覺得戰爭不會發生,或是就算髮生了也不會攻打故宮。她也認為,報告內容顯示,當局打算等到台北故宮被攻打,才開始疏散相關文物。

「總不能等到戰爭真正打到故宮才開始打包,60萬件文物哪來得及打包呢?或是分散風險存放在何處呢?」

與此同時,北京當局近日也被指發動「認知作戰」。

中國大陸網上流傳的信息稱,台灣當局打算從台北故宮近70萬件文物中,挑選9萬件精品轉移至美國及日本尋求保護。

消息傳出後,台北故宮嚴正駁斥,強調「絕無此事」,呼籲民眾切勿聽信和散播假消息。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無論如何,儘管有政治人物頻頻提出台北故宮應擬定好轉移文物的地點和流程,但相關專家卻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保護故宮文物的最佳方式,就是哪兒都不去。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台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認為,將文物留在原地是關鍵。

「假如發生戰爭,故宮文物留在原地最安全,原有的庫房就很安全,這是所有故宮退休人一致的想法。」

她強調,台北故宮位於陽明山的安山岩盤,所有文物都有護防,加上故宮本身就有安全設施,因此不需要移動,也不需要疏散。

另一名台北故宮前院長周功鑫亦持類似看法。

她向《南華早報》分析,台北故宮依山而建,收藏文物的庫房設在開鑿的山洞裡,而這些在山洞裡的庫房,才是文物最安全的藏身之所。

她表示,故宮文物在國共內戰運往台灣後,當時的專家就已充分考量戰爭的可能性。

因此,在1950年代台北故宮尚未建成時,當局就已在當時保存所有文物的台中霧峰北溝開鑿山洞,作為典藏空間。

1965年,台北故宮建成,所有文物才全數運往該處。

周功鑫也強調,移動文物必須充分考量溫度和運載設施,如果處理不當,文物恐有毀損之虞。

1930年代日軍侵華前夕,國民政府將大批文物從北京故宮遷往上海與南京。(網際網路)除此之外,兩位台北故宮前院長亦一致認同,即使戰爭來臨,一般上敵軍也不會刻意轟炸藏有珍貴歷史文物的博物院,畢竟這些文物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化寶藏。

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故宮,加上2016年開始營運,位於南部嘉義的故宮南院,總共只能同時展出3000件文物。

換句話說,絕大部分故宮文物在多數時候都是存放於前文提到的「山洞庫房」。

位於雙溪的台北故宮依山而建。(網際網路)故宮文物命運多舛 國際上,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大部分國家已簽署《關於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的海牙公約》。

不過,俄國入侵烏克蘭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烏克蘭有多處文化場所被破壞,顯示交戰各方未必充分遵守上述公約。

長期以來,故宮文物可謂命運多舛。

日軍侵華期間,國民政府為避免文物遭受日軍轟炸而將文物南遷。國共內戰爆發後,故宮文物又分三批運往台灣。

或許,無論台北故宮是否已針對戰爭情境做好應變準備,兩岸和平,沒有硝煙的情境,恐怕才是最好的劇本。


相关文章

  • 疑涉桃色糾紛 泰國男DJ遭爆頭槍殺棄置森林
  • 馬媒:駭客攻擊吉隆坡市政局系統 勒索逾7000萬元
  • 研究:人們對單個螢幕的注意力從2004年平均2分半鐘 減少到如今的47秒
  • 「仁來瘋」席捲台灣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出席電腦展掀粉絲熱潮
  • 疑抽吸含毒電子煙  馬國女子身體抽搐如喪屍
  • 馬國毒品問題達「臨界水平」  對經濟和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 抗議同座違規養寵物 曼谷男子走廊放蛇嚇人
  • 《1點新聞》5月20日
  • 援助九車入卡薩 聯合國稱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