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分流制度」 ,新加坡政府學校教育理念吸引到你了嗎

2022-08-13

新加坡政府學校分流制貫穿整個中小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新加坡 分流制度

如果孩子是在中小學階段留學新加坡,那都可以根據分流制度,深度發掘孩子潛力,使孩子在中小學階段就能了解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從而在後續的學習中,能更有針對性。

直至孩子進入社會,運用所學以及自己的優勢,更好的發展自己的事業以及生活。

第一次分流:小學三年級的天才選拔考試——GEP

GEP,即高才班選拔(也叫天才教育計劃),常被稱之為1%的天才班,是新加坡政府在小學三年級階段設置的一種特殊的精英選拔考試。

開設天才班的學校只有9所,被選拔出來的學生的課程更難,學的知識更深更廣泛,教育資源也更好。

第二次分流:小六會考(1)——IP直通車

小六會考(PSLE)是新加坡的小升初考試,如果孩子的小六會考成績能達到全國前10%,那就可以申請IP直通車計劃。 IP直通車計劃是專門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提供直通六年課程的中學——初級學院計劃。 IP直通車 課程安排

修讀IP課程的學生將參加劍橋A水準考試或其他專業文憑的考試,不需要參加O水準考試,開辦直通車綜合課程的學校在中一招生。

學校也會錄取適合修讀這項課程的中三學生,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努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提供直通車課程的學校名單如下,僅有17所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信心,那上面的17所學校一定是志願首選。

小六會考(2)——DSA

除了IP課程,新加坡教育部針對在某些領域有特長的學生提供了中學直接招生計劃(DSA-Sec),在小六會考成績放榜之前就會錄取的哦。

DSA 直接招生計劃

即招收一部分擁有特長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可以在小六離校考試或O水準會考前,申請進入能讓他們進一步發揮專長的中學或初院。

通過中學或初院直接招生計劃的學生將不能在會考成績放榜後參與中學分配活動或聯合招生計劃。並且在他們進入學校就讀之後,也不能轉校以遵守對學校的承諾。

DSA的分類

DSA 一般分為學術、特長兩大類,具體的招收情況可以參考各所學校的官網信息。雖然分為兩類,但是DSA招收的特長類學生數量更多,如果更偏重學術方向,最好還是慢慢回歸到以PSLE為主的選拔方式。

學術類DSA:比較側重學生的理科,主要參考競賽成績,如果能在各大競賽中拿到好成績,申請成功的幾率會高很多。

特長類DSA:在藝術、體育等方面有優勢的學生,比如繪畫、弦樂等均包括在內。

第三次分流:中考——O水準

O水準是新加坡的中考,通過O水準考試,可以進入新加坡初級學院或者理工學院以及工藝教育學院。

初級學院

初級學院相當於國內的高中,學制為兩年,兩年畢業後,可以根據A水準成績,申請就讀新加坡六所公立大學,如南洋理工大學或者國立大學。

理工學院

新加坡共有5所理工學院以及及工藝教育學院,學制為3年,畢業可獲得專科文憑,新加坡的專科文憑的認可度很高,就業率接近100%。

學生畢業後,可直接就業,也可以選擇繼續就讀本科,如果選擇就讀新加坡公立大學,那將只需要3年,就可本科畢業。

看到這裡,很多家長肯定會想,這些學習計劃針對的都是已經在新加坡就讀的學生,那沒有在新加坡上學的學生要如何才能參與這些學習計劃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入學考試AEIS以及中考O水準,如果您的孩子在中小學階段,那一定要參加AEIS或者O水準,就讀新加坡政學校。

成功入讀的孩子就有機會參與以下學習計劃:

GEP高才班選拔

IP直通車計劃(小六會考優秀學生,中三優秀學生)

DSA直接招生計劃

初級學院

理工學院

除此之外,只要孩子在新加坡讀書超過2年,再通過任意一次國考(小六會考、O水準、A水準)就可以申請新加坡PR拿到PR,學費還可以減免三分之二哦。

作為家長,除了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找到他/她興趣點所在外,要做的第一位還是提前規劃,根據孩子和家庭情況,選擇適合的海外身份,通過身份轉換,實現教育賽道轉換,為孩子進名校鋪路搭橋。

送孩子去新加坡留學,不僅可以在享受與世界接軌的頂尖基礎教育的同時還能拿到新加坡身份,「魚與熊掌,皆可兼得」。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南洋理工大學25年本科入學須知及重要時間節點
  • 2025DSA申請開啟!政策解析:DSA核心機制與升學優勢解讀
  • 2025年9月AEIS考試衝刺!如何更加充分的備考?
  • 中學初院直接收生開放申請
  • 2025年9月AEIS考試衝刺!如何更加充分的備考?
  • 中考後升學Plan B:新加坡四校直升QS200最強攻略
  • 孩子留學新加坡,家長持陪讀VS工作簽證,差別有多大?欣冉海外深度解析
  • 新加坡留學隱藏福利全解析:PR捷徑、學費減半、獎學金拿到手軟
  • 新生選課 開啟NTU生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