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搞鄉村振興?科技滲透、消費引領、值得學習

2022-08-16

運用背景

放眼新加坡,一片繁華奮起之景,城中綠地多,根本看不到一片農田。新加坡人根據土地面積少的特點,造就了這個城市農業發展的特殊結構。

在種植業結構上,大力發展果樹、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

在產業類型上,以高產值出口性農產品如種植熱帶蘭花、飼養觀賞用的熱帶魚等為主;

在糧食結構上,主要限於魚類、蔬菜和蛋類的生產,蔬菜僅有5%自產,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

農業行業觀察透視發現,新加坡發力鄉村振興,是圍繞核心產業突破,利用核心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同時,又把科技滲透到農業的每一個環節

振興要點

高集約型農業科技

現代集約的農業科技園是新加坡都市農業重點的都市農業發展模式。其發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產值為目標,以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園為載體,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業科技園的基本建設由國家投資,然後通過招標方式租給商人或公司經營。

每個科技園內都有不同性質的作業,如養雞場、胡姬花園(出口多品種胡姬花)、魚場(出口觀賞魚)、牛羊場、磨菇園、豆芽農場和菜園等。這些農場應用最新、最適用的技術,以取得比常規農業系統更高的產量。

創意垂直農場

提起新加坡現代化都市農業,不得不提其創意「垂直農場」。這一節能環保型農場的動力能源取自太陽能、風力及不可食用的植物廢料,並用污水來灌溉。人們還可以在封閉的灌溉系統中循環用水以減少用水量、避免徑流造成土肥流失。

占地3.65公頃天鮮農場率先推出垂直種植蔬菜技術,優化農場土地利用,日平均目標生產10噸葉菜,比傳統地面農場的生產力高出5倍。

農業發展服務業化

城內小區和郊區建立小型的農、林、牧生產基地,既為城市提供了時鮮農產品,又取得了非常可觀的觀光收入。

經驗借鑑

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素有「花園城市」之美譽。在幾乎沒有農業的背景下發展都市農業,注重以下幾點:一是發展現代化集約的農業科技園,提高食品自己率,二是興建科學技術公園,促進生產力發展,三是建設都市型科技觀光農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大馬網友揭露「馬勞」回國後都愛扮有錢人!在新加坡打工時就吃Maggi面!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 【數據PK】上海 VS 新加坡:生活成本大比拼,你更青睞誰?
  • 九歲抗癌小勇士重返校園!愛與支持照亮生命之路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