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其中的核心举措,直指校外教培机构。
众多的教育股应声暴跌,一些公司跌幅60、70%,乃至跌停。这几天,“双减”出台,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关于“双减”政策,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其中一点,让许多家长犯愁,机构不得在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展开学科类培训。《意见》强调,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
政策试点将开始
根据“双减”意见,明确试点工作要求,在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确定北京市、上海市、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郑州市、长治市、威海市、南通市为全国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试点,试点内容为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强化培训收费监管。
在“双减”宣布试点开始之后,120家校外培训机构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表达了积极响应的态度。
现在关于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让家长“焦头烂额”,尤其是在学区房降温、高考改革、教育理念开始改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很多明智的家长,早早选择为孩子换个身份,换个赛道,在教育这场人生长跑中,打造一个更具优势的起跑线!
一线城市的很多顶级国际学校要求学生家长一方有海外身份,如果想要入读这类学校,海外身份是必需品!
海外身份可以直接让孩子通过转换身份,接受纯正的国际教育,入读世界名校会更容易
即便孩子最后是在国内参加高考,华侨生的身份也大大增加了竞争优势
“双减”工作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可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可能暂时难以让家长买账。毕竟在近几年普高率越来越低,尤其中考录取现在必须是职高与高中各一半名额。无疑增加了许多压力。
目前高考报考人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快乐学习”,只要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依旧如此,那么学习减负就很难实现,可以说,在孩子教育上全国的家长皆“可怜天下父母心!”
新加坡留学——双减后的新赛道
新加坡素质教育屡屡被评为世界第一。世界顶尖的教学、良好的社会治安、低廉的学费、健康的生活环境吸引著世界家长的目光。在新加坡,最受名人明星、驻外使节、跨国公司高管喜爱的便是国际学校!不同于国内国际学校,新加坡的国际学校不论是从师资环境、设施环境、语言环境、学生比例、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和国际视野等都是全球最标准的,每年的IB成绩也是世界遥遥领先,这就是为什么家长们特别青睐新加坡国际学校。
01 新加坡政府财政支持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曾强调,将“提升学前教育、培育国家栋梁”放在重中之重。政府还将极力确保学前教育的学费是所有家长都能负担得起的。其次,加强师资培训,以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专业。新加坡政府将设立类似国立教育学院的中央学院,集中现有课程,并提供一系列专业文凭和证书课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