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點一杯咖啡居然要用到三種語言?「Kopi O」,「Teh C」,「冰Milo」這些都是什麼?賣水aunti口中的「冰的還是燒的」、「大還是小」是什麼意思?小助手今天就來解答你的所有疑惑,讓你成為飲品攤上最會點單的崽!
新加坡咖啡的特色
咖啡在新加坡,最早由華人從印度尼西亞引入,而這些華人則是更早以前在與阿拉伯商賈的貿易中首次接觸到咖啡。
本地咖啡 kopi 採用的是羅布斯塔 (Robusta) 咖啡豆,在高溫下與糖和人造黃油一起烘焙,使咖啡豆焦糖化,味道也更鮮明。
來源:sgant.com
泡製咖啡時,先在研磨咖啡粉中注入熱水,並用法蘭絨過濾袋過濾。
「kopi」 堪稱價廉物美的新加坡式咖啡飲品,已然在新加坡飲食文化中牢牢占據一席之地。
本地慣用語介紹
我們先從本地慣用語開始:
茶=「Teh」
咖啡=「Kopi」
冰=「Peng」
然後是更加詳細一點的入門詞語:
厚 = 「Gao」(福建話發音)
薄 = 「Po」(福建話發音)
無糖 = 「Kosong」(「Kosong」是馬來語「零」的意思)
無奶 = 「O」(福建話的「烏」,指黑色的意思,意味著沒加奶)
含糖加淡奶=「C」(「C」代表淡奶品牌Carnation)
少糖=「Siu Dai」
加糖=「Gah Dai」
無奶無糖=「O Kosong」
只加奶不加糖=「C Kosong」
不加水(純咖啡或茶)= 「di loh」
茶 + 咖啡 = 「Yuan Yang」(鴛鴦)
來源:seedly.sg
基礎知識準備好了,我們可以開始點咖啡了:
Kopi(南洋咖啡)【發音為「ko-peeh」 】:黑咖啡加煉乳(一種濃稠的甜奶);
Kopi-O【發音為 「ko-peeh oh」】:「咖啡烏」,黑咖啡加糖;
Kopi C【發音為 「ko-peeh see」】:黑咖啡加糖和淡奶(與煉乳相似,但不帶甜味);
Kopi C kosong【發音為 「ko-peeh see co-soh-ung」】:黑咖啡加淡奶。加上 「kosong」一字,意即 「不加糖」;
Kopi O kosong【發音為 「ko-peeh oh coh-soh-ung」】:黑咖啡不加糖;
Kopi gah dai【發音為 「ko-peeh kah die」】:黑咖啡多加煉乳。「gah dai」 意即 「多糖」。想喝甜一點的,就在所點飲料後面加上 「gah dai」 一詞,適用於任何飲料;
來源:bingqu.com
Kopi siew dai【發音為 「ko-peeh see-ew die」】:「siew」 是 「少」 的意思。想讓咖啡少點煉乳,就在點單時說 「siew dai」 一詞;
Kopi pok【發音為 「ko-peeh pok」】:黑咖啡加煉乳,但咖啡粉較少、水則多些。想讓咖啡口味淡些,就在點單時說 「pok」 一字;
Kopi gau【發音為 「ko-peeh g-ow」】:濃咖啡加煉乳。「gau」 是 「濃厚」 的意思。想讓咖啡口味濃些,就在點單時說 「gau」 一字;
Kopi peng【發音為 「ko-peeh peh-eng」】:冰咖啡加煉乳;
Kopi gu you【發音為 「ko-peeh goo-yo」】:黑咖啡加牛油和煉乳;
Kopi tarik【發音為 「ko-peeh tah-rik」】:拉黑咖啡加煉乳。拉咖啡的做法類似拉茶,在兩個大杯中倒來倒去,其中一隻手高高舉起,將咖啡拉得很長,以便將咖啡充分混合併讓咖啡稍微冷卻不燙嘴。
咖啡以外的其他飲料:
除了各種咖啡,其他飲料怎麼點也有本地俚語:
Tak Kiu=「踢球」=美祿(包裝上常有足球員)
Pak Beh Lip=「踢不進」=美祿不加奶
Michael Jackson=一半仙草+一半豆漿
Clementi=「Lemon Tea」=檸檬茶
Diao Yu=「釣魚」=茶袋
Ah Huey=「阿花」=菊花茶
劉德華/忘情水=礦泉水
如何點茶
基本上,茶(Teh)的點法跟咖啡是一樣一樣滴。如果你點Teh,那麼就會得到一杯加了煉乳和糖的奶茶啦~(煉乳一如既往沉在杯底,記得喝前攪一攪哦!)
如果你對自己這杯奶茶還有什麼別的要求,你可以參考一下以下的搭配:
Teh=茶 + 煉乳 + 白糖
Teh Peng=冰的Teh
Teh Kosong:Teh ,但不加糖
Teh O:茶 + 白糖,不加煉乳
Teh O Peng:冰的Teh O
Teh O Kosong:茶,不加煉乳和白糖
Teh C:茶 + 淡奶 + 白糖
Teh C Peng:冰的Teh C
Teh C Kosong :茶 + 淡奶,不加糖
如果你想要一杯我們中國人慣稱的茶,那要叫Chinese tea或者TehO Kosong(不加奶不加糖的紅茶或烏龍茶)。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打包帶走時這樣說:
要帶走咖啡的話,記得說「TIE(綁)」:把盛咖啡的塑料袋綁起來,以便拿走。
只要你點了飲料,但不是在當場喝,賣水的Aunty或者Uncle,就會麻利地用這種袋子給你裝好。有些還會問「要不要Tie?不過現在也有很多店是用紙杯子帶走,畢竟提倡環保嘛。但這種特色飲料塑料袋也成為新加坡日常生活中的一道值得回味的風景。
如果你實在是想要一杯我們中國人慣稱的茶,那要叫Chinese tea或者TehO Kosong(不加奶不加糖的紅茶或烏龍茶)。
燒的還是冰的?
學習了這麼多,記了這麼多的「專業名詞」。可是櫃檯後的Uncle和Aunti並沒有要放過你的意思!他們最後會雲淡風輕地問你一句:燒還是冰?
當年還懵懂無知的時候,想到冰咖啡對胃估計不好,就要了「燒」。滿心以為會得到一杯充滿了愛與力量的溫暖咖啡。誰知痛快地喝了一大口,差點燙出滿嘴泡!
原來所謂的「燒」,是用80度左右的水沖泡的,接近於開水!
冰咖啡太冷,燒咖啡太燙!如此冰火兩重天,到底還能不能愉快地玩耍?!
請你牢記這個詞:半燒!
說出這個詞,Uncle和Aunti就會心領神會,為你調製出馬上可以入口的溫咖啡啦~請開始品嘗吧!
看到這裡,我相信您一定對各種Kopi和Teh的名稱了(geng)然(jia)於(meng)胸(bi)了吧!
看完忍不住想立刻去Kopi Tiam實踐,一片切好的咖椰牛油麵包,兩粒加了醬油胡椒的半熟蛋,再呷一口香濃醒神的咖啡。在新加坡美好的一天就此展開嘍!
你最喜歡哪一種飲品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