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復陽率曝光!新加坡近200萬人確診,他們反覆感染!確診後回國流程來了~

2022-08-18

今日疫情快報

8月18日截至中午12點

新增病例稍晚更新

點擊預約直播

截止到昨天,新加坡新冠病例總數已有180萬5698起!

從病例數據看,全島三分之一的人都得過新冠!

感染人數眾多,卻不代表新加坡已經做到群體免疫。

事實上,衛生部長已否決了這個可能!

甚至早在8月1日時,王乙康部長也不避諱,公開講新加坡實際上可能60%的人都得過新冠。

圖源:海峽時報

這種大局面下,近期越來越多人反應新冠的後續相關問題。 比如,康復後復陽、反覆感染、新冠後遺症等等。

新加坡有人在疫情爆發後年年中病毒,如此反覆感染到底有事沒事?

鍾南山團隊最新研究!

為什麼有人新冠康復後復陽?

咱們來看下中國的本土研究。

廣州國家實驗室鍾南山院士團隊跟其他團隊聯手,近期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發表最新研究論文。

新論文

主要探討這個核心問題:

明明新冠病例已經康復出院,為什麼在後續核酸檢測中還會出現陽性結果?

復陽跟新冠變異毒株有沒有關係?

為此,研究人員找來837個出現新冠復陽的人展開調查分析,這些人當中廣州本土病例158個,輸入型德爾塔病例679個。

結果發現,感染德爾塔毒株的人復陽率更高!

累計有514個德爾塔病例康復出院後,核酸檢測復陽,占全部病例的61.4%!

而2020年新冠大爆發之初,原始毒株感染者的復陽率僅7.2%。

整體而言,新冠復陽者轉陰更慢!

其中,95%本土病例的RNA轉陰時間需要21天。45%病例的病例轉陰需42天。

也就是說,新冠康復者如復陽,需約一個月時間才能完全清除體內的病毒殘留,獲得核酸陰性結果。

從上述發現來看,復陽率跟毒株似乎撇不開關係。

除了病毒毒株,國內著名呼吸病專家認為,復陽還有2種可能性:

康覆核酸檢測「假陰」

極短時間內發生二次感染

咱們先來看第一種。

復陽原因一:體內病毒殘留,出現「假陰性」

圖源:海峽時報

復陽期間,人體內的病毒核酸載量首先明顯下降。

其次,殘留的病毒經細胞培養實驗時發現,也沒有分離出活病毒。

這說明復陽患者體內檢測出來的所有病毒,其實都是「死病毒」。

沒有活性,意味著病毒無法在體內完成複製擴散,不可能把病毒全基因序列擴增出來,都是片段。

但這些碎片病毒也不可小覷,它決定檢測結果。

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最新規定,「復陽患者」Ct值≥35 時,無需管理和劃定密接者。

反之如果低於35,就得「特別關照」一下。(*這一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在新加坡檢測陰性,回國卻陽性的情況。)

圖源:today

那麼復陽後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嗎?

是不是也會重複第一次陽性感染的症狀?

研究團隊發現:復陽患者基本不會出現更重的症狀

在實驗的289個復陽患者中,僅19人出現偶爾咳嗽、需咳痰、喉嚨不舒服、常感到疲倦等常見症狀。

綜上所述,如果康復後復陽的人,不必擔憂身體條件。不需要住院治療,引起傳播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圖源:SCMP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本身體就有其他疾病史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的人,做不到快速恢復。

比如老年人、腫瘤、癌症患者(處於免疫抑制狀態)等,因免疫低下,病毒清除過程就比較慢且耗時間。

如果沒有額外使用抗病毒藥物,那麼病毒可能會在體內殘留很久。

接下來咱們來看新冠感染後復陽的第二種可能。

新加坡有多少人反覆確診?

疫情爆發後,他年年中新冠

復陽原因二:極短時間內再次感染新冠。

這種情況不多,但確實存在。

比如下邊這個新加坡小夥伴,她的情況就是感染新冠第8天,用抗原快速自我檢測又陽性了。

圖源來自@anticube

她懷疑有可能是因為同住者感染,所以在極短時間內,陽-陰-陽。

跟上述小夥伴有多少同樣經歷的人數,新加坡官方暫無統計。

也有可能是算不過來,網友們聊天調侃,現在在新加坡都是「陰性在家隔離,陽性出門辦公。」

從這個8月起,反覆感染新冠的人,如有去診所報備則也會被計入新加坡每日病例數據統計中。

所以到底有多少人,是第一次感染,還是反覆感染,衛生部沒有透露具體信息。

不過偶爾也有人曝出自己的經歷。

圖源:istock

新加坡男子A.Tan,醫療行業工作者,今年29歲。

從新冠大爆發開始,第1年中新冠原始毒株,第2年中德爾塔,今年中奧密克戎!

2020 年3月,當時新加坡病例總數900起左右。約阻斷期開始前一周,他感染了。

開始發燒和咳嗽,被送到醫院( Mount Alvernia Hospital)隔離。

沒想到進了醫院,一住就是兩個月。他年輕,身體健康,新冠症狀在住院第五天就差不多消退了。

可問題在於,即便症狀消退,他的核酸檢測結果卻連續61天都是陽性!

於是他一直在醫院病房裡熬著,這次體驗足以讓他刻骨銘心。

當時的他完全沒料到,已經中了一次,在第二年還會繼續感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圖源: 海峽時報

距離首次感染18個月後,他發現自己又開始喉嚨痛、發燒和咳嗽。2021年9 月27日,他的核酸檢測結果又陽了。

「當我再次感染時,我有點震驚。我與感染者沒有任何接觸。我媽媽又哭了。她不知道二次感染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像骨痛熱一樣,情況會不會很嚴重?」

這一年,新加坡已經開始落實居家康復措施。

於是,他在家中隔離了10天,新冠症狀只持續了2天。到第10天用抗原快速檢測 (ART) 檢測結果也轉了陰性。

但下一輪新冠還在等著他。

圖源:reuters

距離第二次感染5個月後,2022年的2月25日,他又陽了。

但這一次,他的新冠症狀持續時間更短。只是出現喉嚨痛,幾乎一夜之間就好了。

對於自己的三次中招經歷,A.Tan表示很無語,「非常不幸」。

「第二次感染後,我就在想感染幾率到底有多大?

第三次感染的時候,我就想這到底怎麼回事?」

讓他迷茫的原因還在於,2021年2月他就已經打完2針疫苗,2022年1月又打了第三針。

不過結果好就行,他雖感染三次,但次次有驚無險。

一般情況下相隔多久會再感染?

關於間隔多久感染一次,總理夫人何晶曾引用一篇新聞《新冠免疫力能維持多久...》提到:

有人間隔20天二度感染新冠。

帖文內容提到:

奧密克戎毒株很不一樣。即使感染同為奧密克戎的變異株BA.1,還是有患者在康復的20天後,又感染了BA.2毒株。

據早期結論,感染過一次新冠病毒,有效保護將維持1-3個月。

但現在情況變了。因為新冠變種頻繁更新,尤其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出現,導致這個預期時間再次被縮短。

上述的20天感染第二次新冠可以屬於個例,但澳洲確實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免疫保護期,已從12周驟減為28天。

澳洲多地已根據這個新發現重新調整病例統計策略:

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如在痊癒後28天再次出現一些類似症狀,就得重新做新冠檢測。

若結果呈陽,那麼這部分人將再次被計入新病例數據。(新加坡現在的病例也有計入重複感染人數)

而一個人,或者一個新冠痊癒者,會不會重複感染新冠,再次感染新冠跟第一次康復間隔多久,最關鍵的是這一點:

先前感染新冠的症狀程度,將影響到人體免疫系統於之後暴露在病毒環境下會作何反應。

英國在6月底發布一項大型研究調查結果,數據來自 2020年7月2日到2022年6月4日感染新冠的人。

有以下幾個關鍵發現

從病毒來看:奧密克戎大流行下,相比德爾塔時期,發生反覆感染新冠的風險高出7倍。

從年齡來看:重複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為年輕人>年齡較大的人。

從疫苗接種狀態來看:未接種疫苗的人,比已接種疫苗的人更容易重複感染新冠。

常見感染新冠後的症狀

跟先前感染新冠後,有症狀或者體內病毒濃度較高的人相比,感染無症狀或者核酸(PCR)檢測濃度較低的人,更容易重複感染新冠。

這意味著,如果第一次感染新冠後症狀反應大,其實相當於免疫系統正在重建防毒屏障。

從這個角度來看,上述連續3年中新冠的患者,首次感染2個月的病房是沒白待......

新冠康復者回國流程

應該注意什麼?

不管是感染幾次新冠康復,或者新冠康復後還在持續復陽,回國流程上大致沒有區別。

都要進行以下這幾個步驟:

1)有新冠感染史的擬赴華人員(含康復後接種疫苗的人、核酸PCR檢測出現陽性的人、ART檢測出現陽性的人),應儘早向使館報備。

報備網址:https://wj.qq.com/s2/5896473/3a7f/

2)如有赴華計劃,痊癒後在3天內完成2次核酸檢測(須間隔24小時),須滿足「交叉檢測」要求並提供帶可驗證二維碼的檢測報告。

如兩次核酸均為陰性,從第2次核酸檢測次日起14天內健康狀況無異常的,最早可在第2次核酸檢測後第15天進行行前檢測申請健康碼。

舉例:9月1日、9月3日各完成1次核酸檢測,如9月4日-17日14天健康狀況無異常,最早可在9月18日(飛機起飛前48小時內)完成行前第一次核酸檢測並於行前第一次核酸檢測24小時後完成第二次核酸檢測,如均無異常可申請健康碼乘坐9月20日航班回國。

圖源:flightglobal

3)有感染史人員應在健康碼申請系統中如實申報,並將上述2次陰性檢測證明隨其他健康碼申請材料一併上傳。

現在的流程相比前兩年已經簡化很多。

但唯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康復後復陽。

如前文所說,可能是體內病毒殘留或者短時間內發生二次感染。

不管哪種情況,體內CT值不符合標準,回國落地後檢測出來也是要按照國內流程走的。

圖源來自@GUIETY

由於現在在新加坡感染人數眾多,所以目測康復者的回國流程,接下來會更加頻繁看到。

但如果發生反覆感染情況,無疑對於有計劃回國的小夥伴不利。比如打亂行程等。

從重複感染人數計入病例統計這一動作來看,新加坡當局正在關注反覆感染者的動態。

相信後續會有相關報告出爐。

圖源:海峽時報

衛生部長王乙康在早前透露,四到七個月前感染的人,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僅為從從未感染新冠的人的3%。

目前本地日增病例從原本的1萬以上大幅降至3000多例,同時在醫院治療的重症患者也降到63人。

這些數據都說明,新加坡在無需收緊社交措施、關邊境的情況下,又一次成功挺過疫情反撲。

不過近期反應新冠後遺症的人也越來越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椰友們,你們擔心反覆感染的問題嗎?

在新加坡,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相关文章

  • 大馬網友揭露「馬勞」回國後都愛扮有錢人!在新加坡打工時就吃Maggi面!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 【數據PK】上海 VS 新加坡:生活成本大比拼,你更青睞誰?
  • 九歲抗癌小勇士重返校園!愛與支持照亮生命之路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