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当你所追踪的用户PO出一张照片,也会让你多停留几秒观赏。
关爱新加坡协会(CARE Singapore)治疗与心理健康服务总监张瑞玲形容说:
“这项调查证明,那些过度使用Instagram和Tiktok等极其视觉化内容平台的人,从数据上来看较容易患有体型焦虑……宣扬某种体型或审美标准的照片和视频,可激起个人对于自己的体型的负面情绪和感受,如忧虑、缺乏安全感,甚至是妒忌。”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不容低估,有多少人因而对个人体型缺乏自信,为此“发奋图强”也要练出魔鬼身材?(海峡时报)
浏览社媒时常看到体型状态极佳的人,有些人会视他们为努力的对象,下决心自己也要勤加锻炼,总有一天也要像对方一样拥有“魔鬼身材”;一些人则像专家所言,坠入自我怀疑的深渊。
就这样,社媒平台重新定义了许多用户对于“好看”和“完美”的标准,如果没法像这些人一样,就等同于不完美。
网红和韩国偶像具有一定影响力
约半数社媒平台用户称,网红会影响他们的信念和消费决定。(联合早报)
那么,这些让用户崇拜、无形中自怜的对象,又是何方神圣?
调查显示,在患有体型焦虑风险的受访者中,约半数称社媒平台上的网红会左右他们的信念和消费决定。
另外,该群体约四成的受访者则认为,他们受到韩国偶像的影响。 红蚂蚁建议大家,也顺道提醒自己:
尽量控制浏览社媒的时间,如果发现难以抽离,不妨效仿近日刚宣布退出社交媒体的英国男星汤姆霍兰德(Tom Holland),给手机也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