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对教育到底有多“拼”?在新加坡这个国家,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次于国防支出。即使在建国初期最困难的时候,新加坡每年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高达6000万新元。
就在前不久,新加坡政府还公布了2021年的财政预算案,其中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面仍保持着大额的财政投入,教育类支出高达136亿新元。
如此高度的重视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让新加坡即使在世界级教育排名上也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早在2015年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并公布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排名,排名榜上位居第一的是新加坡。
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在继承了英国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身独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普及普通的国民教育,同时注重精英教育;不仅在教学质量上精益求精,更在学生品格和价值观上着力培养,由此发展出一套与众不同的分流教育体系。
幼儿教育/学前教育(3-6岁)
新加坡幼儿园教育从3岁开始,分为Nursery和Kindergarten两个不同阶段:
启蒙班Nursery(小班):3~4岁
幼儿园一年级K1(中班):4~5岁
幼儿园二年级K2(大班):5~6岁
新加坡的幼儿园多数为民间开办,如宗教团体、私人机构、商业机构、社团等,需要在教育部(MOE)注册,由教育部学前教育司直接管辖。
新加坡的幼儿园采用统一教材,双语教学(英语+母语)。每年4个学期,每学期10周,每周上学5天。
通常来说,政府基金幼儿园的费用为700-900新币/月,私立幼儿园为1000-1500新币/月不等,更高级的国际幼儿园则需3000新币/月以上。
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更多技能和兴趣,在幼儿园阶段就会报各种课外补习班,比如画画、跆拳道、英语班等等。这些都可以在进入有名的小学时加分。
入学条件:新加坡公立、私立、国际幼儿园,适龄儿童都可以申请,一般来说公立幼儿园学位较为紧张,申请通过几率较小,多数小留学生都是选择私立和国际幼儿园就读。
小学教育(6-12岁)
新加坡教育法规定:“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数学和母语,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教育。”以“因材施教”作为教育体系设计的思路。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从6岁开始,一共6年,采取的是半天制教学。
这6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小一到小四的基础阶段;小五小六的定向阶段。
基础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与计算机技能,核心课程是英语、母语和数学三门,占用80%的学习时间。此外还有音乐、美术、健康、道德、体育和课外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小三的高才班选拔考试(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GEP),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但只有1%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天才考试”,直接进入GEP班接受专门的教育,让这些本来就有天赋的孩子通过后天进一步加工,把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据统计,90%的GEP学生会在小六会考中名列前10%,一半以上在A水准考试中拿4个A以上。当然如果学生不喜欢读GEP也可以回到原来的学校学习普通课程。
小四结束的时候要参加英语、母语和数学的定向考试,根据成绩分流。
第一语言流EM1: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华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也作为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流EM2: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第二语言;
第三语言流EM3: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熟练的口语。
这也是为了考虑到一些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以完全掌握两种语言,可以减轻一些语言负担以便更专注于英语和数学的学习。
小六结束时就是新加坡孩子会面临的第一个重要考试——小六会考(PSLE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可以说是有“一考定终身”的架势。但就在今年新加坡政府对小六会考做出了改革。现在的小六会考以“八级”的积分等级(Achievement Level,简称AL)制,来评估学生自身学习表现,不再采用与同届考生成绩相比较后计算的总积分(T-score)。这么做是为淡化过度看重成绩的心态,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并让学生有更大灵活度与空间去发展各自的强项与兴趣。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