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馬陸路旅行走廊即將開放
二、至今近7萬名旅客入境免隔離
三、新加坡今年經濟增長約7%
四、小六會考成績今日放榜
五、確診病例增長率升至0.83,ICU占用率升至55.2%
六、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其中一人無基礎病,未接種
七、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263%,社區病死率降至0.391%
八、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24%
九、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37.5倍
十、ICU和輸氧人數升至297人,ICU病危插管升至64人
十一、普通病房人數降至1092人,占用率降至66%
十二、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在治/隔離升至1萬6736人
新馬陸路旅行走廊即將開放
今天 (11月24日) ,新加坡總理公署發出文告,表示將於11月29日起,逐步開放新馬陸路疫苗接種者旅行走廊 (VTL) 。
(圖源:新加坡總理公署)
從11月29日起,馬國政府將每天允許約3000名馬國公民、永久居民,以及長期准證持有者搭乘短程巴士,進入馬來西亞;新加坡方面反之亦然。
在陸路VTL設計下,兩國每天各有32趟次大巴前往對岸,每趟不超過45人,每天單向1440人,雙向2880人。
如果不屬於這些身份,則可以通過航空VTL進入馬來西亞/新加坡。
另外,陸路VTL只對特定大巴乘客開放。如果是自駕或步行入境,不能使用VTL,只能按規定執行7天居家隔離。
新馬之間有兩個陸路通道。在疫情之前,新柔長堤和大士第二通道合計每天41萬5000人通關。現階段開通VTL的只有新柔長堤。
當局表示,這一舉措是為了恢復兩國之間的往來。新加坡將在近期繼續與馬國探討VTL一事,預計不久後便會將新馬VTL擴大至一般旅遊。
(圖源:網絡)
新加坡—柔佛關卡是全球最繁忙的關卡之一,疫前每天高達30萬馬國人越過長堤到新加坡務工、上班、上學、生活。
(旅客通關。圖源:MTI)
2020年3月18日,新柔長堤關卡因疫情而封鎖,每天只有貨車往來, 10萬馬國公民留在新加坡工作。
從封鎖至今,已有616天。五天後開始逐步解封,前後一共是621天。
早些時候,新馬兩國政府已宣布將於11月29日開通新加坡—吉隆坡航空VTL。隨著陸路VTL開通,新馬兩國將形成航空/陸路「雙VTL「的新狀態。
新加坡眼評論
新馬一衣帶水,骨肉相連,不但經貿往來密切,兩國之間更是有許多親情和血緣的紐帶。如果說新加坡與歐美、澳洲、韓國、中東等地區的VTL主要是為了經貿和旅遊,那麼,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VTL除了有經貿的考量之外,也有相當大比重是屬於人文交流與聯繫的考量。
現階段開通的陸路VTL,只通巴士,不通汽車,不通火車,客流量連疫前的零頭都不到。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此時兩國疫苗接種率已到了目前能達的峰值,若不勇敢踏出這一步,更待何時?陸路VTL對新馬意義重大,本階段啟動之後,摸著石頭過河,積累經驗,可以逐步擴大規模。
至今近7萬名旅客入境免隔離
自從新加坡9月8日陸續開通截至旅客旅行通道VTL以來,截至11月22日,已有6萬8531名旅客入境免隔離。
目前已開通VTL的國家分幾撥:
第一撥:9月8日開始入境,汶萊、德國,有1萬1364人
第二撥:10月19日開始入境,加拿大、丹麥、法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美國,有3萬6525人
第三撥:11月8日開始入境,澳洲、瑞士,有7724人
第四撥:11月15日開始入境,韓國,4959人
第五撥:11月22日開始提交入境申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芬蘭、瑞典,有7959人,最早11月29日開始入境
第六撥:12月6日開始提交入境申請,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聯
6萬8531名旅客當中,46%是短期旅客,54%是長期證 (EP、SP、WP、LTVP、學生證等) 持有人。
主要客源為:英國 (17.7%) 、德國 (15.8%) 、美國 (14.6%) 、法國 (8.7%) 、澳洲 (8.7%) 、韓國 (7.2%) ;馬來西亞和印尼雖只開通VTL申請,尚未開始入境,但是已分別有6%、3.9%。
截至11月22日,各國VTL人數比例如下:
11月22日開通VTL申請當天,新加坡民航局批准4124個馬來西亞出發旅客的VTL申請,其中57%為長期證持有人,43%為短期旅客。
同日,批准2681個印尼出發旅客的VTL申請,高達77%為短期旅客,23%為長期證持有人。
馬來西亞、印尼兩國旅客類別呈現這麼大的區別,在某個層面代表了這兩個國家前來新加坡的人員存在基本的差異。
小六會考成績今日放榜
今天 (11月24日) ,新加坡小六離校會考成績放榜。這是首批在新AL積分制度下參加考試的小六學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根據教育部在官網上發出的文告,今年共有3萬9119名小六生參加了考試。其中,98.4%的考生可以順利升上中學,比去年高出2.1%。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
今年,共有68.4%的考生能夠報讀4年制的快捷班,18.9%的考生能夠報讀普通學術班,11.1%可以報讀5年制的普通工藝班。
從98.4%的高升學率可見,雖然疫情讓許多小學生首次接觸線上教學,但教學模式上的改變其實並未對學生們的成績造成過大影響。
新加坡今年經濟增長約7%
今天,新加坡貿工部公布了新加坡第三季度的經濟調查報告。根據報告所示,新加坡這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為7.1%。
至於今年一整年,總經濟增長預計會在7%左右。
(圖源:新加坡貿工部)
新加坡11月23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1月23日疫情數據。
根據衛生部11月23日通報,新加坡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83,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83起。
《新加坡眼》判斷,接下來幾天的增長率大機率在0.73上下。
要判斷新增病例的增長率,必須較長時間觀察。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新加坡眼》注意到,從11月21日至23日,ICU病床從431個減至420個,有可能是當局根據占用率降低開床數,給醫療人員減輕負擔。
過去一個月左右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無基礎病,未接種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5起死亡病例,年齡介於62歲至92歲,除一人外,皆有基礎病病史。
無基礎病的一人,未接種疫苗。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歸納,此5起死亡病例,2起發生在11月23日,3起發生在22日;按年齡分布,4人為70歲以上,1人為62歲。
死亡病例的通報之所以出現滯後現象,是因為法醫需要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
新加坡已連續62天不間斷通報死亡病例。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263%
社區病死率降至0.391%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1月23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5萬5431起確診病例,其中672起死亡,病死率維持在0.263%,與前一天同。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92%降至0.391% (見上圖)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330%,與前一天同;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630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81%降至0.380%,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1%。
98.7%為輕症、無症狀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7萬5193起 (98.7%) 為無症狀或輕症,597起 (0.8%) 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94起 (0.1%) 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93起 (0.1%) 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累計181人 (0.2%) 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24%
截至11月20日,新加坡全人口86%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5%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4%已接種加強針。
11月23日當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58人 (5%) ,普通輸氧病例4人 (2%) ,ICU輸氧觀察病例1人 (4%) ,ICU病危插管病例2人 (3%) 。
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
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37.5倍
從數據看來,絕大部分死亡病例屬於這三種情況:有基礎病病史、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六旬以上年長者。
11月23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每10萬人口當中出現ICU病危插管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七天移動平均數據如下;
ICU插管病危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23.2倍。
死亡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下病患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17.5倍。
死亡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37.5倍。
ICU和輸氧病例合計297人
據衛生部通報,截至11月23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ICU病危插管有64人,比前一天增2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新加坡目前有420個ICU重症病床,64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28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40個;未用病床188個。ICU病床占用率為55.2%。
過去14天的ICU重症病例變化情況如下:
ICU重症和輸氧重症住院人數合計297人,比前一天增1人。
輸氧重症合計233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28人,比前一天少2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205人,比前一天增1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昨增1782起確診病例
截至11月23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新增確診1782起,累計25萬5431起。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當中,境外輸入7起,本土病例1775起,其中包括社區病例1754起、客工宿舍病例21起。
昨天新增社區病例按年齡分布如下: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1092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非輸氧病例比前一天少33人,為1092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66%。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升至1萬6736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137人,累計1萬3902人;死亡病例新增5起,累計672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1萬6736起,比前一天增31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1641人,累計22萬2732人。
編輯:ABC、WWT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