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於1976至1980年發行的第二套鈔票,以各種鳥類為主要圖案,黑枕燕鷗(Black-naped Tern)是這系列鈔票中1元鈔票的主角。
黑枕燕鷗雛鳥不知道它們是新加坡「公民」。(楊秀珠攝)
離樟宜碼頭不遠處的羅央石(Loyang Rock),每年5月左右,會有一群黑枕燕鷗來這裡繁衍下一代,每年到了這個季節,都會有許多攝鳥發燒友包船出海拍攝。
鳥蛋與石頭顏色相近,有保護作用。(梁金菊攝)
包船出海拍攝
今年5月初,隨同幾個好友第一次一起包船出海拍攝。我們從樟宜碼頭出發,約5分鐘的船程就到達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幾塊小小的礁石,其中兩塊礁石比較大。礁石上約有20隻黑枕燕鷗在活動。有些在孵蛋,有些在礁石周圍飛來飛去。
黑枕燕鷗帶來美味的小魚喂雛鳥。(楊秀珠攝)
我們抵達時,已有一艘船停靠在礁石邊,有十個攝友在拍攝。我們的船一靠上礁石,停穩了,大家便迫不及待地站穩腳步,開始拍攝。大家儘量捕捉黑枕燕鷗飛翔、捕魚、孵蛋,雄鳥喂雌鳥,以及打架飛翔的身姿。
有經驗的船家知道我們喜歡從不同角度拍攝,待我們拍了一陣後,把船移動一下,讓我們換角度拍攝。兩小時下來,大家的手都很酸,但都很興奮。每個人都拍到滿意的照片。兩小時後大家還意猶未盡,不過船家已有另一個預約,無法延長時間。
5月中,小鳥開始孵化,攝鳥發燒友又再次出海拍攝黑枕燕鷗捕魚喂雛的情景。
從遠處可見羅央石上有點點黑枕燕鷗的身影。(梁金菊攝)
文:梁金菊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