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一個新加坡青年音樂指揮與他的時代舞台

2022-08-21

8 月7日那天,我打開手機里《聯合早報》推送的新聞,看到新加坡青年音樂指揮黃佳俊帶著新加坡華樂團的五位團員,在紐倫堡的戶外古典音樂節上,與紐倫堡交響樂團的合奏視頻。面對現場7萬多名觀眾,線上數十萬名觀眾,樂團演奏19世紀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Modest Mussorgsky)創作、黃佳俊改編的《圖畫展覽會》。這是黃佳俊駐團的最後一次演出,也是他改編的《圖畫展覽會》世界首演。

演奏開始之前,他在台上向主持人和觀眾一一介紹了五位華樂團音樂家——打擊樂演奏家巫崇瑋、笛子演奏家李浚誠、揚琴演奏家馬歡、胡琴演奏家譚曼曼和琵琶演奏家張銀。視頻中,公園裡坐滿的觀眾,專注地聽著音樂會。好幾次鏡頭落在華樂演奏家的表演上——他們不是去陪襯紐倫堡交響樂團。那個夏季風光明媚的晚上,在空中跳動的音符之中,我們聽到一場不同類型樂聲交融的音樂會,一次不同文化柔美的匯流。

當時,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不久,中國的解放軍在台灣海峽演習剛結束。事實上,在過去兩三年的國際環境中,敵對和矛盾的光景比親善和協和的時刻來得多,華樂要能夠這樣出現在歐洲城市的交響樂團之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卻是一個新加坡青年指揮家,帶著華樂走上西方的音樂舞台。

黃佳俊在開場接受主持人訪問時,用仿德腔的英語對著觀眾說:「一年一度,這麼多人到這個空間來,我們看著觀眾,這裡多麼包容,多麼民主,任何人都可以前來,不論你年輕還是年長,不論你來自亞洲或者歐洲,讓我覺得這一幕非常美麗。這是一種不分國界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黃佳俊是2016年第五屆馬勒指揮大賽(Gustav Mahler Conducting Competition)的冠軍,也是這個三年一度的國際重要指揮大賽中,至今唯一奪冠的亞洲指揮家。在馬勒指揮大賽中嶄露頭角,對當年才29歲的黃佳俊來說,是一份極大的榮耀與肯定,讓他躊躇滿志地攀登古典音樂指揮的國際舞台。他後來指揮過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等,也成為德國紐倫堡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顯龍總理在2018年的國慶群眾大會演講中,特別提到黃佳俊成功的故事。2019年,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頒授功績勳章給黃佳俊。

美好的前景,在冠病19病毒出現後,備受考驗。

2020年初在全球傳開的冠病疫情,嚴重打擊了各行各業,而原本巡演於歐洲不同城市的黃佳俊,在2020年3月回到新加坡裕廊鎮,在自己成長的組屋裡待上了半年。當時歐洲的疫情慘烈,演出停頓。沒有演出,藝術家跟無法開檔的攤販一樣,手停口停。

疫情起伏期間,或許是青年藝術家人生中切切實實「體驗生活」的一段可貴經歷。後來,歐洲一些城市演出重啟,黃佳俊接到指揮工作的邀約,冒著受到感染的風險,長途飛行、做核酸檢測、完成隔離,結果演出臨時取消,他自行承擔各種費用。他到自己熟悉的城市,再去熟悉的麵包店買熱烘烘的麵包時,原本對他十分親切,還聽過他指揮的麵包店老闆,竟對他口出惡言,為著「武漢病毒」和黃佳俊的黃色皮膚,要他滾回去。他在一些城市指揮彩排時,依照有關城市的規定,戴著口罩與樂團團員溝通,有時卻會受到團員的刁難。當地一些媒體上的樂評,特別突出的是他的華人身份,而不是他對音樂指揮的表現。

在冠病一波又一波的背景下,藝術家在城市的收緊與開放之間奔走。到了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槍林彈雨之外,原本是德國慕尼黑愛樂團首席指揮的俄羅斯音樂家瓦列里·捷傑耶夫(Valery Gergiev),因為拒絕譴責普京的行為而遭解僱,並受到歐洲好幾個樂團抵制。國際政治舞台影響著音樂藝術的舞台,也給黃佳俊上了生命中現實的一課。音樂無國界?藝術無國界?政治與藝術、與音樂的關聯是什麼?讓人深思。

對正朝往世界級指揮大師之路努力的音樂家來說,30來歲看似經得起蹉跎,但是對具有潛力的青年指揮家而言,這是發力最重要的時期,黃金時段一旦錯過了,對要晉身世界級音樂指揮的事業不是沒有影響。

但是,黃佳俊平和地接受磨礪,對於自己在歐洲遭到歧視的華人身份,並不刻意遮掩。身處特定的歷史情境中,音樂家如何讓自己接受時代的洗滌,如何思考、如何積累、如何錘鍊,比急於揚名天下更有意義。回到新加坡期間,黃佳俊除了繼續指揮、讀書之外,也繼續參與幫忙讓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接觸古典音樂,給他們講課。此外,他自己也用功地上網課,認真地學習華樂,研究華樂的樂器。也就是在這樣的時候,他改編著名俄國作曲家的樂章——《圖畫展覽會》。

視頻中,當樂聲響起,我特別覺得感動。黃佳俊要通過音樂打破藩籬,他並不莽撞,不是不知道其中的政治敏感度,但他祈盼著德國的觀眾放開胸懷,不要過多臆測地去享受一場音樂饗宴。

黃佳俊充滿自信地站在異國的舞台上,從容自若。從某個角度而言,這不也是新加坡可以努力尋求在國際舞台上站立的位置和姿態?

他後來告訴我,要讓音樂這樣的融合,須要下功夫修煉,深度地學習,而不能停留在表面,更不是粗糙地攪和。要真正的了解後融通,當中要有自己的參悟和心得。

今天(8月20日)晚上,換了一個場景,黃佳俊將在自己的土地上指揮新加坡華樂團,在新加坡大會堂演奏他改編的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華樂交響協奏版。《圖畫展覽會》原本是穆索爾斯基的鋼琴組曲,靈感來自他的朋友哈特曼到歐洲遊歷期間創作的繪畫和水彩畫展覽。這首樂曲共有十段,第十段,通過音樂描繪了烏克蘭古都基輔城門。

我期待著黃佳俊和新加坡華樂團今晚的演出,也期待他改日與華樂團,登上中國的音樂舞台演奏這首樂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作者是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

文:李慧玲

李慧玲:一個新加坡青年音樂指揮與他的時代舞台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最新一輪CDC優惠券派發!皇后手把手教你拿,再附上各大超市釋出的好康!500元這樣花~💸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比爾·蓋茨盛讚:新加坡確實令人讚嘆,迫不及待想再來
  • 新加坡打工人要更加努力了
  • 新加坡外觀專利申請指南
  • 四海傳福 新加坡這家百年醫院,為何以閩人的名字命名?
  • 冠病永遠在你我左右 當局苦口婆心,人們卻漫不經心?
  • 比爾·蓋茨新加坡對話:當AGI重塑教育未來,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