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研究:相較於同齡私宅 老組屋「抗貶值」效益較強

2022-08-21

研究顯示,政府組屋、99年地契私宅和永久地契私宅的貶值差異要在屋齡超過10年後才會顯現,而屋齡超過21年的組屋貶值的速度慢於私宅。

新加坡國立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本地的老組屋比同齡私宅「抗貶值」,尤其是屋齡超過30年的組屋,比起非有地私宅具有較強的抗貶值效益。

國大研究員對建屋發展局和市區重建局的三大住宅類型數據,從1997年至2017年的轉售價進行分析和比較後得出上述結論。

這些住宅包括47萬7665個組屋單位、6萬8407間99年地契非有地私宅,以及7萬2006間永久地契非有地私宅。

研究顯示,政府組屋、99年地契私宅和永久地契私宅的貶值差異要在屋齡超過10年後才會顯現,而屋齡超過21年的組屋貶值的速度慢於私宅。

在首10年屋齡,這三種住宅貶值的幅度是相近的,當中組屋的貶值率還比私宅略快1%。

10年後,永久地契私宅貶值率則普遍比99年地契私宅和組屋緩慢,而後者兩種住宅貶值率在長達20年間是相似的。

不過,在屋齡21年及以上,組屋的貶值率放慢到約3%,即組屋超過40年時,其價格要比21年至30年時下降了3%;永久地契私宅的貶值率則是超過10%,99年地契私宅更是超過30%。相較於私宅,屋齡超過30年的組屋貶值率明顯比較慢。

這項研究是由國大房地產研究院主任程天富、金融系劉德光傑出講席教授蘇米·阿加沃(Sumit Agarwal)以及房地產系博士生張笑語進行的。

程天富指出,屋齡超過30年的私宅貶值得比較快,可能是因為其建築和周圍環境缺乏維修與保養,反觀組屋享有政府展開的各項翻新工程的好處,較有效地放慢了貶值的速度。

他受訪時說:「組屋會進行周期翻新,例如每幾年油漆粉刷牆面一次,也進行家居改進計劃和電梯翻新等,在保養方面比較有系統化。」

「私宅則需要動用累積基金(sinking fund)來翻新,房子越舊就需要越高的累積基金,而且私宅的建築結構一般較複雜,例如有休閒設施、設更多電梯等,維修費比較高,保養工作因此也沒那麼積極。」

專家質疑研究是否考慮集體出售正面經濟效應?

不過,也有房產分析師對上述研究結果提出質疑。

傑地集團執行總監麥俊榮提問:「對私宅屋主來說,集體出售是能讓他們從中賺一大筆,利用老舊房產套現的方法。這項研究是否有把這種可能集體出售所能帶來的正面經濟效應考慮在內?」

「這項研究是否有考慮房產所在地點基礎設施方面的改善,所帶來的正面經濟效益?例如一個非成熟住宅區的鎮中心的設施會逐漸改善,會為居民提供較大的方便和好處。」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租房都有哪些隱性成本?
  • 歷史新高!新加坡百萬組屋翻倍!全島15個最美組屋出爐~
  • 工業房地產緊俏?新加坡烏美一優質項目出售!
  • Aurelle of Tampines創紀錄熱銷,EC市場進入「准豪宅」時代?
  • Aurelle of Tampines創紀錄熱銷,EC市場進入「准豪宅」時代?
  • 大眾私宅不「大眾」了?新地段投標價創紀錄,售價或直追市區
  • 歷史新高!新加坡百萬組屋翻倍!全島15個最美組屋出爐~
  • 工業房地產緊俏?新加坡烏美一優質項目出售!
  • 貿易風暴下的新加坡樓市:投資交易降溫,住宅地段撐起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