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新加坡骨痛熱症居高不下,才可以摘下口罩的我們又面臨新的危機!
新冠疫情肆虐新加坡2年多,昨天李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上也表示,人們在室內終於可以選擇摘下口罩了,雖然病毒還在變異,疫情還沒有到終結的時候,但至少已經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 當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在新冠上的時候,另一種病毒卻在新加坡社區內「靜悄悄」的傳播著,那就是——骨痛熱!
截稿前,新加坡今年的骨痛熱病例已累計24254起 ,比去年超出3倍以上!
新加坡累計24254起骨痛熱病例,
比去年高出3倍多
全島有234個活躍區、80黑區
截稿前, 新加坡今年的骨痛熱病例已累計24254起,已 比去年超出3倍以上!要知道現在才僅僅是8月啊! 過去一周,本地新增890起骨痛熱病例,和高峰期比起來已經開始下降。
目前,全島發現了234個骨痛熱活躍區, 其中黑區多達80個。
在這些黑區里, 要數錦茂路的疫情最為嚴重 ,過去2周新增骨痛熱病例達到了驚人的44起!
而金文泰的疫情緊隨其後,過去2周新增了38起骨痛熱病例 ,該區域的總累計病例已經達到176起。
居住在這兩個區域的通心粉們要小心防蚊啦!
骨痛熱病死率高達5%
嚴重患者腎臟、肝臟
器官都會受損
許多人都沒把骨痛熱症當回事兒, 但其實它的病死率高達5%,如果患者血壓嚴重降低的話,這個病死率就會飆升至26%,可比新冠可怕多了!
確診骨痛熱症的患者,在染病期間可不好受,因為這會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肝炎、急性腎臟病、急性心肌炎等多個嚴重病發症。
新加坡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在表示,在確診骨痛熱症的患者當中,有約5%可能會演變成重症!她說道:「當循環系統中的液體或血量不足而導致血壓下降時,可能令骨痛熱症惡化,嚴重骨痛熱症可能會導致腎臟、肝臟等多個器官受損,如果延遲接受治療,一些病患會死亡。」
社區內埃及伊蚊數量增多
當局預計新增病例會高居不下
當局分析,之所以今年的骨痛熱症病例持續走高,主要是因為社區里有更多的埃及伊蚊出現,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當中,本地新增骨痛熱病例也會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數字上。
埃及伊蚊是一種會傳播登革熱、屈公熱、茲卡熱、黃熱病與其他疾病的蚊子。此蚊可藉由腿部的白色標記與胸節上表面的里拉琴形狀來辨識,毒性比一般的伊蚊還要大。
另一方面,截止到8月15日, 在新加坡85個骨痛熱黑區中,就有79個檢測到了 第3型病毒(DENV-3)。
確診骨痛熱後關節異常酸痛
就算家裡做好了防蚊工作
也可能在戶外被叮
早前,小楊(化名)就確診了骨痛熱,他渾身異常酸痛,特別是關節處,感覺好像跑完了整場「馬拉松」一樣。
期間他又反覆發高燒,疑似自己確診了新冠,他只好去診所問診。然而醫生卻告訴他,他確診的並不是新冠,而是骨痛熱症時,這讓他感到驚訝極了!
畢竟,他在家裡都有做好防蚊措施,也很小心的不讓家裡有積水,甚至還在多處都貼了防蚊貼,沒想到還能「中標」。
對此,小楊表示:「事實證明,就算在家做好了防蚊措施,在外面也是可能染病的,所以防蚊不是自家做了就好,而是要全島人一起做的。」
康復後,小楊也更加積極的防蚊,甚至還成了本地「防蚊廣告」的主角之一呢!
民眾應注意屋內積水
及時清理生活垃圾
通心粉們可能不知道吧?帶有病毒的蚊子都有點「瞎」,它們在第一次往往無法叮到血管。於是就會反覆嘗試,直到成功為止。而每叮一次,這些蚊子都會在宿主的皮膚中留下包含病毒的唾液,非常煩人。
為了杜絕伊蚊的滋生、防止疫情擴散。新加坡建議民眾每周清理一次屋內的積水並使用驅蚊劑。
如果可以,還要儘可能穿長衣長褲以避免蚊蟲叮咬。當局也呼籲民眾要妥善處理丟棄的垃圾,以免成為蚊蟲滋生的溫床。
總結
做好防蚊工作人人有責,通心粉們可不要躲過了新冠,卻栽在了小小的蚊子身上啊!
通心粉們,對於本地骨痛熱症病例高居不下,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9021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39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