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总理2022年国庆群众大会演讲

2022-08-23     缘分     35805

谢谢!

英文演讲内容:

政府设国家级抗疫奖项 表彰个人和团体奉献和公共精神

为表彰人们在疫情期间的奉献和公共精神,政府将向直接参与抗疫工作的个人和团体颁发一个特别国家级奖项。

这个“冠病坚毅奖章”(COVID-19 Resilience Medal)将颁发给在疫情期间直接参与抗疫工作的个人与团体,获奖名单将在今年底公布,颁奖典礼会在明年举行。

李显龙总理说,那些做出卓越贡献者将额外获颁现有的国家级奖项,比如表扬奖章、公共服务奖章,以及公共行政奖章。

“我们会在名称和徽章上添加一个特殊标记,以展示奖章是为表扬抗疫的服务而颁发,标记可能是缎带上的两条红线。”

李显龙总理指出,许多人在这次的全国抗疫行动中,超越了他们的职责范围,当中包括医护人员、公务员、私人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团体,以及各行各业的人都为抗疫做出了贡献。

李显龙总理也提醒国人疫情仍将伴随相当一段时间,大家必须准备好面对更多变异株和更多疫情。

口罩规定将放宽 公交和医疗场所才须戴

随着新加坡冠病疫情趋稳,政府将进一步放宽戴口罩的规定。只有在公共运输工具上,以及诊所、医院和疗养院等医疗场所,才须戴口罩。学生在学校上课时也不必戴口罩。

李显龙总理说,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将公布详情。在这之前,人们先别急着摘下口罩。

新加坡自今年4月26日起大幅放宽防疫安全管理措施,除了保留室内须戴口罩以及进入高风险场所须接种冠病疫苗的规定,几乎所有防疫措施都已解除。

李显龙总理解释,人们在公共运输工具的拥挤空间里,有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因此仍须戴口罩。不过,下来在其他户外和室内场所,可选择不戴口罩。

他也指出,学生在上课时不戴口罩,才可以看到教师和彼此的面部表情,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李显龙总理说,在学习与冠病共存的过程中,新加坡如今已能更好地应对每一波疫潮来袭,由奥密克戎BA.5毒株引发的最新一波疫潮也正在消退。

“我国疫潮的增长和消退势头比较缓慢,意味着我们有效地减缓疾病的传播和分散有关冲击,避免医院不胜负荷。”

不过,李显龙总理提醒,冠病还会持续好一段时间,我国必须做好准备面对更多疫潮和变种毒株,在调整防疫措施的同时,也须从抗疫经验中吸取教训。

“最重要的教训是保持个人和社会责任的精神,并继续在社会中培养我们的信任,日复一日。这样,遇到下一次危机时,就能依靠我们所建立的深厚信任渡过难关,就像对抗冠病一样。”

提高生产和竞争力 让员工赚更多

李显龙总理说,成本低廉和价格稳定的时代已经过去,尽管我国对全球通胀的影响很小,但我们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李显龙总理说,国际经济条件已经改变,不只是因为冠病疫情或俄乌战争,中国经济和出口放缓、一些国家互相调高关税、各国优先考量内需等趋势,都使得成本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

李显龙总理说,我们可以做的是变得更具生产力和竞争力,好让员工赚得更多,以抵消更高的食品价格、燃油和其他进口商品。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继续提升和重组经济,在转型方面加倍努力,鼓励员工提升技能。

除此之外,我们也积极寻找多元化的进口来源,同时储备足够的粮食和医疗必需品、投资于农业科技、推动“30·30愿景”。

李显龙总理说,要使我们的供应更具韧性,是需要花钱的。比如:从其他来源进口商品未必是最便宜的,必需品的储备也需要空间。不过,总理认为,我们必须把它想成购买保险一样。

地缘政治角力恐擦枪走火 新加坡须做好心理准备

亚太地区会出现更多地缘政治角力,新加坡必须为区域国家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做好心理准备。

李显龙总理说,为全球事务定调的中美关系正在恶化。两国除了有对立的意识形态和政府体系,也在一系列课题上产生分歧,包括中国在全球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以及贸易纠纷、网络谍战、南中国海、香港及近期升温的台海课题局势等课题。

但中美在气候变化、疫情和核扩散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全球课题上不得不合作,李总理说:“中美紧张关系使双方几乎不可能合作。这对全世界来说是坏消息。”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于7月28日通话,并同意会面,但李总理说,双方都不指望中美关系会在近期内改善。

“此外,我们得希望不会出现任何误判或闪失,否则局面会更糟。”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也对全球和新加坡有着深远影响。李总理说,俄罗斯的侵乌行为违反《联合国宪章》及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本原则,这点对新加坡尤其重要,因为新加坡的安保,甚至存亡,有赖各国维护这些原则。

“俄罗斯以‘历史错误和疯狂决定’作为它在乌克兰进行所谓‘特别军事行动’的依据。如果我们接受这个逻辑,如果有朝一日其他国家对我们采用同样的论述,该怎么办?”

俄乌战争也使中美关系,以及中国和澳大利亚、日本等美国亚洲伙伴国的关系更复杂。李总理说,亚太地区预计会出现更多地缘政治角力,一些国家会选边站,另一些国家如新加坡,则会尽最大的努力避免被卷入大国的敌对关系。

“我们所处的区域享有了那么长时间的和平,以至于我们很难想像事态会有所不同。但看看欧洲,我们能确保本区域的事态就不会出问题吗?最好还是现实地看待,并做好心理准备。”

李显龙总理说,新加坡必须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上保持坚定立场,与其他国家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