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離全面放開又邁出新一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帶來一個重磅消息:新加坡將在不久後, 取消室內戴口罩的強制規定 只在極少數場合保留
以後室內戴口罩將不再是必須,圖源:ABC
這個消息的宣布相當突然,不少人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畢竟,在室外不需要戴口罩已經實行了幾個月的時間,但大部分人還是不習慣摘下它。
街上戴口罩的人比不戴的多,圖源:CNA
隨著這一次的官宣,新加坡距離全面走向「與冠病共存」,又推進了一大步。
室內口罩也取消
李顯龍總理解釋原因
在周日的國慶群眾大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官宣了一個重磅消息:政府即將進一步放寬戴口罩的規定。
也就是說,原來只是允許不戴口罩,現在在新加坡的室內場所,也可以選擇不戴口罩了。
圖源:海峽時報
不過,李顯龍並沒有一口氣把話說死,而是留了一些空間。
室內強制口罩令的放寬,並不適用於所有新加坡室內環境。
公共運輸工具如巴士、地鐵、徳士,以及診所、醫院、療養院,依舊是需要戴上口罩後才能進入的地方。
圖源:海峽時報
選擇在這一時機猛然放寬口罩令,新加坡政府似乎進行了很久的考量。
一方面,公共場合和診所醫院等設施,人流量比較密集和擁擠的地方,不放開的考慮很簡單:
在這些場所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交流比較多,時間也比較長,因此,群聚傳播的風險更強。
圖源:海峽時報
而且,像是醫院療養院等地方,裡面的人一般身體比較弱,一旦他們感染新冠後果會更嚴重。
但對於其他一些公共場所,比如說是學校、人流相對密集的購物中心,政府都不打算做出限制。
對於學校,李顯龍特彆強調了摘下口罩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在摘下口罩後將會更為順暢。
摘下口罩者這一舉動,有助於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學習和發展。單單從這段話來看,李顯龍是對此舉雙手贊成的。
圖源:BBC
事實上,新加坡也有不少學生家長,對此表示了認同。
《聯合早報》採訪的一名本地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過去的兩年校園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在,孩子終於有機會可以和同齡人和老師有更深層次的交流了。
不過,即使政府明確規定了以後不需要戴口罩,部分學生和家長們依舊錶示需要再觀望一陣再做決定。
但不論如何,新加坡不少家長都對新冠疫情很樂觀,認為「即使是感染了新冠,因為已經接種過疫苗情況也不會太嚴重」。
圖源:Mount Elizabeth Hospital
新加坡民眾對待取消室內口罩令的態度,和李顯龍本人的不謀而合。
在演講中,他表示雖然這件事已經「定下了」,但大家都應該繼續戴上口罩,直到新加坡聯合抗疫工作小組官宣為止。
具體詳情還需要這三位部長宣布,圖源:CNA
但不論如何,在李顯龍的觀點裡,新加坡在經歷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後,現在面對新冠的韌性已經足夠強勁了。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新加坡馬上將進一步解除限制,但新冠疫情並沒有完全結束。
李顯龍特彆強調,新冠疫情還將持續好一陣子,未來新加坡或許將不可避免地再次經歷一波又一波的疫情,甚至是新型變種毒株的到來。
圖源:CNA
因此,在新加坡的所有人,必須學會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足夠的教訓和警示。
即使放寬限制,李顯龍也呼籲大家保持個人及社會責任的精神,並保持對政府及其他人民的信任。
只有這樣,新加坡才能在下一波疫情來臨時,依舊保持社會的穩定,從而渡過難關。
圖源:Todayonline
回望過去兩年,從一開始發現新冠病毒,到客工宿舍病例蔓延,再到偃旗息鼓一陣子後,德爾塔病毒在新加坡大規模傳播......
最終,奧密克戎成為了新加坡目前流行的主流毒株。這兩年,新加坡一直在和不斷變異中的新冠病毒做鬥爭。
新加坡的防疫思路和措施,也在這兩年多時間裡不斷變化。
圖源:Wired UK
與此同時,室內強制口罩令的解除,也幾乎宣告了,新加坡最後一個新冠限制措施的取消。
此後,新加坡人徹底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
新加坡防疫時間線 從封城到摘口罩 2020年1月,新加坡出現了多起從武漢輸入的新冠肺炎患者,迅速成立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由時任新加坡衛生部長的顏金勇,以及時任國家發展部長的黃循財領導。
來源:聯合早報
2020年2月,新加坡官宣擴大邊境管控,取消大部分境外航班入境,並將新加坡的緊急狀態由「黃」調整為「橙」。
2020年3月,疫情蔓延的勢頭,並沒有隨著新加坡有限度的收緊而減弱。本地客工宿舍開始出現群聚性感染的苗頭。
為了公眾的安全著想,新加坡政府宣布取消大型活動,並引入居家辦公模式。
伴隨了我們兩年的「合力追蹤」系統,也是在這時出爐的。
圖源:CNA
2020年4月7日,新加坡政府官宣進入「斷路器」阻斷措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學校轉為線上教學,堂食被禁止,新加坡社會進入一片「靜默」。或許只有依然開放的超市,和街上時不時路過的巴士,才能打破這片寧靜。
「斷路器」下的新加坡,圖源:Singapore First Aid Training Centre
「短路器」開始了,就是兩個月時間。
期間,政府在2020年5月宣布,將會分三階段解封。
2020年6月,「斷路器」結束。6月2日開始的第一階段,允許更多關鍵且低風險的經濟活動重啟,學生也將分批回校上課。與此同時,部分醫療服務將恢復。
6月18日,政府官繼續放寬阻斷措施,進入第二階段,即「安全過渡」階段。零售、醫療美容等行業,體育館、公園等運動或公共設施將恢復運營。5人及以下的小型聚會也被允許。
每戶家庭,每天也最多能接待5名訪客。自6月29日起,中小學、初級學院及高中生全面複課。
圖源:Financial Times
2020年7月和8月,新加坡疫情態勢稍緩,政府分別恢復部分場所運營,以及對邊境政策進行了一些小鬆綁。
但在2020年9月,因為印度疫情嚴重,當局決定對印度方面收緊。此後的幾個月,新冠疫情在新加坡整體形勢還不錯。
2020年12月,第一批輝瑞疫苗運抵新加坡,疫苗接種計劃開始。
圖源:海峽時報
2021年3月,隨著大部分老人已完成疫苗接種,本地疫情持續受控,新加坡將社交人數限制擴大為8人。
2021年5月,德爾塔毒株開始出現,新加坡重回「高警戒第二階段解封」。
圖源:CNA
2021年8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表示,新加坡將正式嘗試「與冠病共存」。
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去年8月底開始,新加坡出現了新一波德爾塔疫情。日增高峰時單日新增5000例左右,讓新加坡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圖源:CNA
2021年9月底,居家辦公成為了新加坡默認模式。
這一次也新加坡並沒有封城,而是引入了居家康復模式,讓更多無症狀及輕症患者在家康復。
2021年12月,宣布將社交人數限制上調回5人。
2022年3月24日,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開會,宣布新加坡將進行全面解封。
以下5大措施,從2022年3月29日起生效:
最多75%在家工作的雇員獲准重返辦公室
社交聚會人數上限由5人倍增至10人
1,000人以上的大型活動人數限制增至場地容量的75%
民眾在戶外可選擇性戴口罩,但室內仍須配戴
沒有戴口罩時仍須保持一米安全距離的規定維持不變
圖源:ABC
2022年4月1日開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互開邊境。所有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和12歲及以下兒童,在入境新加坡後也無需隔離。
圖源:NDTV
2022年4月18日,被關閉兩年之久的夜間場所允許開放。當然,想進入夜店舞池前,必須做ART並拿到陰性檢測證明。
圖源:海峽時報
2022年4月22日,合力追蹤不再強制使用。疫苗接種差異化政策也在大部分場所走入歷史。
圖源:CNA
2022年4月26日,社交聚會人數限制取消。
入境新加坡的2周前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短期旅客,也不再需要申請「航空通行證」(Air Travel Pass)或入境許可,不再強制購買旅遊保險,也無須出示登機前陰性檢測證明。
圖源:Times of India
2022年8月21日,李顯龍總理宣布室內也可以不戴口罩,除了一些特定場所。
走到今天,甚至可以說新加坡幾乎已經完全走出疫情陰霾。
和「躺平」的許多國家不同,新加坡看似「佛系」,但最終成果相當明顯。
新加坡是躺平 還是抗疫成功?
當然,新加坡防疫也不是一帆風順,期間也出現過不少失誤。
比如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去年9月就親承,自己錯判了德爾塔的傳播速度和嚴重性,最終導致新加坡醫療系統差點「崩潰」。
圖源:Yahoo
單論新冠確診人數來看,新加坡以545萬人口,「貢獻」了近182萬的感染人數(王乙康曾說過實際數目接近200萬人),也實在說不上太好。
在全世界範圍內,每百萬人口的確診人數,新加坡以30萬出頭的數字名列第57,遠超世界平均的每百萬人中7.7萬人感染。
圖源:worldmeters
但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卻一直被世界範圍內的很多衛生專家表揚過。
張文宏說新加坡的防疫就像「武當派」,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實際上卻很厲害。
可能最關鍵的,還是因為新加坡雖然感染新冠的人數,對比人口來說不算少。但新加坡的新冠病死率,卻是全球範圍內最低的那一批。
圖源:ourworldindata
新加坡抗疫「成功」的關鍵,不外乎以下幾點:
原因1:人民對防疫工作高度配合
新加坡人,一直被外界認為是非常聽政府話的那一批人。
在防疫期間也是如此。「斷路器」期間,政府號召人們沒急事別上街轉悠,馬路上就幾乎看不到人。
遇上安全距離大使,絕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乖乖配合他們的工作,不給他們添麻煩。
圖源:Los Angeles Times
政府呼籲接種疫苗,絕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聽從指示去接種。第二針、第三針......政府說這個好,打針就完事了!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新加坡領導人以身作則的緣故吧~
李顯龍率先接種疫苗,圖源:Singhealth
原因2:新加坡的高疫苗接種率
現在,我們都知道現有的新冠疫苗,已經很難預防我們感染新冠了。
但是,接種疫苗後即使感染了新冠,轉為重症的機率就相當低了。新加坡人「拚命」接種疫苗,疫苗接種率在全世界都算高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迄今為止,新加坡人已經有93%完成兩針疫苗接種,還有79%人口完成了加強針接種。
在如此高疫苗接種率的支持下,醫院接收的病患會更少,政府推行居家康復(或冠病三級醫療程序)才更有把握。
原因3:新加坡政府科學防疫觀
科學防疫,是新加坡政府並沒有輕視新冠病毒,但也沒有將它過度拔高。
疫情爆發初期,世界都對病毒認識不足。於是,新加坡政府不僅實施「斷路器」,還根據情況分準備分三階段解封。
圖源:新浪
當新加坡面臨德爾塔疫情時,雖然有過誤判,但衛生部立即糾錯,一方面推行居家康復,一方面大力建設社區醫療設施緩解醫院壓力。
更為重要的,是立即推廣第三針疫苗接種。三管齊下,讓新加坡成功度過了這次危機。
圖源:CNA
而在奧密克戎成為全球主流毒株時,新加坡的科學抗疫態度就更明顯了。
雖然病例在有一段時間呈指數般暴增,但新加坡並沒有貿然收緊措施,而是判斷出奧密克戎的嚴重性,遠不如德爾塔毒株。
因此,在沒有收緊措施的情況下,新加坡成功度過了這波危機,而且並沒有損失經濟。
圖源:Asia Times
等到情況合適時,新加坡就開始解封和開放。到現在這個階段,新加坡可以說已經抗疫成功。
但新加坡依舊不是躺平,就在這個月1號,新加坡當局宣布完全放棄「群體免疫」的思路,轉向另一種方式:每九個月到一年接種疫苗追加劑。
來源:8視界
接下來在新加坡的我們,是真的會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和新冠共存生活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