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放宽戴口罩规定后,狮城“冠病一代”宝宝终能过上“正常生活”

2022-08-24     缘分     14897

进一步放宽戴口罩规定后,狮城“冠病一代”宝宝终能过上“正常生活”

进一步放宽戴口罩规定后,狮城“冠病一代”宝宝终能过上“正常生活”

(ISTOCKPHOTO)

作者 侯佩瑜

间普遍称出生于冠病疫情期间的孩子为“Covid Babies”(红蚂蚁译为“冠病一代”)。

疫情正在悄悄改变这一代宝宝的成长历程。而红蚂蚁的20个月大小女儿,按照上述定义,正属于“冠病一代”。

生她的时候,因为疫情全程不可摘下口罩,她初来乍到这个世界,睁眼的第一个画面就是戴着口罩的爸爸妈妈。

所幸,新生儿眼里的世界是一片模糊的黑与白,估计她当时自个儿也没看个清楚、看个明白。

进一步放宽戴口罩规定后,狮城“冠病一代”宝宝终能过上“正常生活”

(红蚂蚁提供)

“Mask”是最先学会说的单词之一

她牙牙学语,开口说的首几个单词里,除了“妈妈”还包括“Mask”(口罩),可见口罩在她小小的世界里何等重要。

现在她一看到我们戴上口罩,就会立刻去穿鞋子,因为她已把戴口罩和出门挂上等号了。

如果看到我们忘了戴口罩,她还会提醒我们,立刻跑去帮我们取一个。

她最喜欢的玩具之一,竟然是“免试消毒液”!只要视线里出现这样东西,就一定会拿在手上,然后模仿著大人,挤一些在小手上,两手搓呀搓。

四岁多的儿子虽然不是出生于疫情期间,但他“人生一大半”都在疫情期间渡过。 还记得他两岁时,学校开始要求孩子们戴口罩上幼儿园。那时的他还不懂什么是病毒细菌,我们只能用威吓的方式告诉他: “不戴,会被警察捉。”

后来,他看到同学们都戴着口罩,也知道什么是冠病,自然而然也就适应了。

进一步放宽戴口罩规定后,狮城“冠病一代”宝宝终能过上“正常生活”

(红蚂蚁提供)

那段期间,大家出入公共场所都必须出示“合力追踪”应用证明已接种冠病疫苗。

儿子在家就会角色扮演起“保安员”,要求我们出示应用。有时我们敷衍他,随便拿起手机假装“嘟”一声,他竟然不满意,一定要我们给他看“小水獭悠闲地浮在水面上”的界面。原来,他已经与我们一样熟悉防疫措施,并且熟记于心。

后来,政府允许国人在室外可以不戴口罩。我们去到户外不太拥挤的地方,就会让他脱下口罩透透气,他竟然一脸担心地问: “政府会捉我吗?”

最让红蚂蚁心疼地是,有一次给他阅读故事书,他看到书上画着孩子们在游乐场玩耍,一个个都无需戴口罩,居然很羡慕地说: “我也想和他们一样,不戴口罩在游乐场玩。”

为了让孩子们探索大自然,拥有“较正常”的生活,疫情期间,我们仍继续让孩子去上幼儿园,每周也会带他们到较不拥挤的公园和楼下玩耍。欣慰的是,他们见到陌生人也不怕生,会主动打招呼,但我们也因此付出代价:小女儿半年内两度染疫。

红蚂蚁身边也有特别谨慎的朋友。孩子一出生就戴防护面罩或口罩,非必要不外出,也不出席聚会。虽然孩子少了学习社交的机会,习惯只看得到眼睛的脸孔,却保障了孩子的健康。

我们的“正常生活”不是小朋友熟悉的

无论我们在疫情期间选择哪一种育儿方式,对“冠病一代”的小孩来说,这些我们花了两年多还无完全适应的防疫措施、那些我们觉得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眼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生活一部分。

这些“冠病一代”的孩子,应该会比我们拥有更良好的卫生习惯,会勤洗手消毒,生病时会主动戴口罩并且在家休息。

进一步放宽戴口罩规定后,狮城“冠病一代”宝宝终能过上“正常生活”

(ISTOCKPHOTO)

李显龙总理(21日)在群众大会给国人捎来好消息:接下来人们只有在乘搭公共运输工具时以及在医疗场所,才须戴口罩。其他地方(无论户外或室内),可自行决定是否戴口罩。当局稍后会公布正式的实行日期。

对于这项宣布,相信很多家长和红蚂蚁一样,心中喜忧参半。

开心的是,我国又要迈向另一个重要的抗疫里程碑,我们的生活似乎真的要回归“正常”。

小女儿下个月要去上托儿所,原本红蚂蚁这两周还忙着训练她培养戴口罩的习惯,如今这个计划看来可以搁置了。

孩子们无需戴口罩,才可以看到老师和陌生人的面部表情,也可以看到他们说话时的嘴型,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将有很大的帮助。 担心的是,每日感染冠病的人数接下来应该会出现一轮暴增,孩子们染疫的几率也会增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