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汉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独立以后,新加坡按照前英国政府惯例,采用英语作为政府机构以及种族社群之间的主要通行语和教学语。新加坡华裔的籍贯相当繁杂也趋于多样化,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目的是要扭转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目前有超过七成的华人能说汉语,它也是华裔之间的通用语言。
国家首都
新加坡市区(Singapore City)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位于新加坡岛最南端,面积将近100平方公里。市区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珊顿道是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毗邻的吉宝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河从市区流过,1819年,总督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河口上岸,就预见新加坡适合发展转口贸易的经济潜能,于是,把新加坡开设为自由港,吸引各地商人前来进行贸易活动。新加坡河口立著一座乳白石的"鱼尾狮"雕像,它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标志。
人口结构
2012年新加坡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31万,其中328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和53万个永久居民简称PR,居住在狮城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约有150万人。新加坡公民主要以种族区分:华人即汉族占人口的74.1%,马来人13.4%,印度人9.2%和欧亚混血人3.3%(包括峇峇娘惹),占了人口的1/4。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257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全国人类发展指数为0.866 。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资料,新加坡公民人口增长率0.9%,出生率9.5‰(每名妇女1.20个婴儿),死亡率4.5‰。男女人口比例是 0.972 :1.00。在年龄组别方面,20岁或以下新加坡人达88.5万人,255万人介于20-64岁,65岁或以上老年人达37.8万人。新加坡公民(包括永久居民)的年龄中位数为38.4岁。两性平均预计寿命82岁,其中男性为79.6岁,女性为84.3岁。
新加坡留学概况:
1、新加坡可以完成世界著名大学课程,及获得该大学文凭。
2、新加坡是全世界治安最稳定的国家,犯罪率是世界最低。
3、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教育业其中制度延袭英国教育制度,其教育水平和文凭都被教育部认可,其中的学校都是和美国、英国、澳洲、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家著名大学联办。
4、新加坡是一个双语国家(华语和英语)学生可以采取双语接受教育,学校以教育为本,学生接受英文教育,但可以用华语学术交流。
5、新加坡的费用(生活费和学费)相对英国、澳洲、美国便宜,学生可以在投资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收获。留学费用和生活费用一年总费用只需要7-15万人民币。
6、不需要雅思和托福成绩。
7、跳板欧美最佳途径,在新加坡就读学校的学分可以转到欧美大学,签证比较简单。
8、签证成功率高,一般2-6周即可拿到签证。
9、新加坡失业率在全世界最低,而就业机会高,发展空间广阔,新加坡有600多家跨公司为毕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10、新加坡政府放宽移民政策在2007年到2012年间增加20万绿卡和4万公民(持新加坡护照可免签世界186个国家)。
新加坡留学的优势:
较低的入学槛
新加坡留学无需高考成绩,无需托福雅思成绩, 就读大学只需拥有高中1年以上的学历即可。
优越的教育体系
新加坡独特的中英文双语环境和中西方结合的教学模式。
较高的工作收入
新加坡大学的毕业生的起薪可达人民币1万到4万。
宽松的移民政策
新加坡中小学就读2年上和大学毕业一年内即有机会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和新加坡公民。
较低的生活费用
新加坡生活消费与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近,仅为为欧美国家的三分之一。
转读欧美国家的跳板
近三分之一的中国留学生以新加坡作为跳板,本科学成后到欧美国家深造或发展。
完善齐备的教育基础
新加坡政府教育业的投资占国民生产4%的总值。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治安
新加坡式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并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治安。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与中国相近的文化背景
新加坡人口组成华人占70%,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模式差异小。
基础教育 小学六年级生必须参加小学离校考试,考试包括4门主课,根据考试成绩进入不同的中学,选修不同的课程。中学教育备有特别和快捷课程,还有普通学术或工艺班,当中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被分派到快捷课程,小部分学生修读特别课程,还有大约30%修读普通(学术或工艺)课程。
小学(6年制)—6年级学生需要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SLE),考试科目为英文、中文、数学和科学。中文和英文各占100分,数学和科学各占50分,总积分为300分。
中学(4年制) — 4年制(特别和快捷班),第四年必须参加全国统一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成绩将决定升高中、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