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獨特汽車世界

2022-09-01

1個大島加60多個小島,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北分別與印尼、馬來西亞隔海峽相望,這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國土面積72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550萬人,不僅是東南亞惟一的已開發國家、亞洲「四小龍」之一,而且是排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中國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新加坡公共運輸非常發達,但買車很貴,現在一輛在廣州用人民幣80萬元能買到的豪車,在新加坡要人民幣250萬元。」祖籍廣東的新加坡華僑許樂方,多年來一直在新加坡從事汽車進口貿易,他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新加坡沒有本土汽車製造業,汽車基本依賴進口。8月23日新加坡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由於通脹原因,新加坡買車價格同比增長了22%。

01 人口密度大卻不堵車

公共運輸發達、便捷

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市所在的島嶼,是全國最大的島,東西長近46公里,南北寬約23.5公里。這裡的街道上,時常能看到華裔面孔,也能看到不少店鋪的牌匾上有中文標識。「新加坡的華裔占該國總人口的74.2%,中文也是官方通用的4種語言之一。」許樂方介紹,新加坡市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6倍,雖然它人口特別擁擠,但卻是世界上最不擁堵的大城市。除了要歸功於良好的城市規劃和開放式建築布局,還有一大秘訣是新加坡建立了包括地面公交車、地鐵、計程車等組成的十分發達的公共運輸體系。

所有到過新加坡的人,都會對發達的公共運輸有深刻印象。「新加坡的公共運輸非常便捷,而且從街道、環境到街上的清潔車、小型運貨卡車等所有汽車,都特別乾淨,戴著白手套摸一下都不會髒。」近10年來多次到新加坡考察的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汽車工業諮詢發展公司總經理等職的陳光祖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談到,整潔的環境、潔凈的汽車、便利的交通設施、嚴苛的交通法規是在新加坡出行給人的深刻印象。

新加坡全國蛛網般密布的公路總里程達到3300多公里。在新加坡的大街上,走幾步就有公交車站,要去任何一個地點,都可以在500米半徑內找到公交車。

許樂方說,在新加坡,幾乎人人都有公交卡。與中國很多城市公交線路刷卡的方式類似,新加坡也是上、下公交車都要刷卡。而且,與新加坡的人均收入相比,新加坡的公交車費用與其他出行方式相比最為低廉,一般是有空調的公交車刷卡收費1人次在0.8~1.7新元(目前1新元約合人民幣4.93元)之間,無空調的公交車1人次在0.7~1.4新元之間。新加坡政府對公交系統進行大額補貼,從而降低居民公共運輸出行成本。在新加坡,如果在早上7點45分之前乘公交車,很多線路還會有一定的折扣,這也是鼓勵上班族錯峰出行、避免擁堵的舉措。據悉,在過去6年間,新加坡公共運輸系統的成本上漲了60%,但票價反而微降。

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新加坡人均GDP達到7.2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9.9萬元);同年,新加坡年人均收入約合人民幣23.4萬元。

在新加坡,公交大巴大多是奔馳及其同級別的車。「新加坡的公交車不僅硬體設備好,而且服務也特別周到。」陳光祖說,如果遇到坐輪椅的老弱病殘乘客,公交司機會主動放下車門處的斜坡板,幫助其上下車,車上的乘客也會耐心等待。「當地人很有禮貌,也是新加坡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陳光祖說,當地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素質都較高,這也是一些國外留學生、經商者願意留在新加坡的原因之一。

在新加坡綠樹如茵的街道上,時常可以看到雙層公交車。「近年來,在新加坡的雙層電動巴士中不乏中國比亞迪公司旗下車型,也有宇通客車和南瑞集團合資公司的車。」許樂方說。

作為公共出行系統的一部分,在新加坡乘坐計程車也很方便。乘客既可以在街上很容易找到計程車停靠站打車,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約車。「新加坡6家計程車公司以顏色來區分,費用略有差異。」許樂方告訴記者,但通常分為繁忙時段與平常時段兩個計費時段,而且車型不同,費用也不同。

近年來,新加坡也出現了Tribe Car、Smove、BlueSG等可以短時租賃的共享汽車品牌,按小時或分鐘收費。共享汽車的便利性在於遍布全島,但價格不菲,大多為每2小時40新元。

總體來說,得益於完善的公共運輸體系,新加坡人出行一般都是以乘坐公交車、地鐵為主。

02 「最貴鐵皮」不是開玩笑 買車最貴國家之一

新加坡不堵車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擁車成本太高。毫不誇張地說,新加坡是世界上買車最貴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地域狹小,如果不限制上路的私家車數量,可能就會成為全球堵車最嚴重的地方。新加坡政府早在幾年前就宣布,將力爭做到汽車「零增長」,在路上行駛的車輛總數保持不變。只有等到老舊汽車報廢,才能空出車牌配額供新車使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新加坡的汽車保有量約為92萬輛。

8月18日,在新加坡公布的最新一輪「擁車證」(車輛牌照配額許可證)公開投標中,A類中小型私家車的擁車證成交價(中標的最低價格)同比上漲近8000新元,報價達到8.8萬新元(約合人民幣43萬元)。新加坡的擁車證類似於我們的車牌,是在購買實際車輛之前產生的成本,由於價格昂貴也被稱為「世界上最貴的鐵皮」。

許樂方介紹說,新加坡車輛牌照配額分為5類:發動機排量1.6L以下的A類普通汽車、發動機排量1.6L以上的B類高檔汽車、貨車和公共汽車為C類、摩托車為D類、其他車輛為E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新加坡擁車證每個月公開投標兩次,需先交1萬新元押金,可利用銀行提款機、網絡銀行服務及電話銀行服務進行投標,也可以委託4S店投標。」許樂方介紹,近年來。除了富豪,新加坡很少有人買車,因為買車加各種費用較高,不僅要辦擁車證,還要繳納燃油費、養路費、擁堵費……一旦發現車輛排放超標,按照相關法規罰款7000新元,開車玩手機則要被罰1000新元再加上入獄半年,第二次翻倍。因此,新加坡的交通法規也被稱為「世界最嚴」。

新加坡從1990年開始實行擁車證制度,初衷是為了治理交通擁堵,限制汽車數量。根據這一規定,想要購買新車,必須首先向政府提出申請,購買一張有效期為10年的「擁車證」。10年期滿後,駕車者無論是繼續用車還是另購新車,都必須再支付一筆費用;如果使用不滿10年註銷,則可以按剩餘時間拿到一定的補貼。

初到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看到汽車售價時都不僅感慨:「在中國買一輛奧迪的錢,在新加坡最多只能買輛奧拓。」由於新加坡基本不生產汽車,幾乎所有汽車產品均為海外進口,只有極少數車輛是進口全部零部件在本地組裝。「進口汽車有41%的關稅,再加140%的附加註冊稅,還有其他費用,因此新車的價格就水漲船高了。」例如,奇瑞QQ之前在新加坡的售價就高達45萬元人民幣。

而且,售價低於2萬新元的新車需要繳納額外註冊稅,價格幾乎與車輛售價相同。新車售價越高,所需繳納的稅就越高。在新加坡,到岸價超過8萬新元的車輛,增設的額外附加註冊稅是到岸價的220%。此外,目前新加坡的汽車消費稅為7%;從2023年1月1日起,消費稅將提高至8%;從2024年1月1日起,消費稅將調高到9%。總的來說,在新加坡擁有一輛私家車,每個月平均要花2080新元。

除了這些稅費,新加坡從2018年起,會根據汽車尾氣的排放情況對其造成的污染進行評估,評估類型包括了新車、二手車和計程車3種。這也使得很多要買車的人在選購車輛時,儘可能會去選購環保車型。

在新加坡買車,既可以到授權經銷商的4S店,也可以通過平行進口商。4S店在售後服務上比較齊全,維修也有保障。包括整車銷售、零部件、官方售後服務等業務,但是收費相對較高。而平行進口商銷售的車輛和4S店所銷售的車基本沒有區別,價格相對較低,可以便宜1萬~2萬新元。不過,4S店由於有正式授權,貨源較多。「新加坡二手車的價格往往比新車便宜50%~70%左右。」許樂方說,節約成本讓一些人偏向於選擇二手車。

03 2040年淘汰燃油車

政策向電動化傾斜

全球電動化浪潮洶湧澎湃,新加坡也在追趕這一潮流。據悉,新加坡政府計劃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燃油車,從2025年起將不再允許柴油驅動的私家車或計程車註冊。2021年2月,新加坡承諾在5年內為電動汽車相關項目提供3000萬新元的投資。

此前由於進入新加坡市場被徵收較高的稅費,特斯拉方面頗為不滿。但2020年後,隨著新加坡政府陸續出台發展電動汽車的政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怨言逐漸銷聲匿跡。儘管目前新加坡市場僅有特斯拉Model 3一款車,且售價最高達到人民幣95萬元,是中國市場價的3倍,但訂單仍持續增加,車主需要等4~12周才能提車,這些車基本上都來自特斯拉上海工廠。「今年年初,新加坡政府宣布,購買電動汽車可以享受高達2萬~4.5萬新元的補貼,道路稅降低了40%。」許樂方表示,政策支持正在推動新加坡的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而對於新加坡來說,電動公交車仍是其主要發展的目標。

按照新加坡的計劃,要在2040年前讓所有公交車都轉為電動汽車,2030年新加坡將部署6萬個充電站。此外,當地機構預估,到2023年,政策支持舉措將使電動汽車在新加坡乘用車總銷量中的占比提高到4%左右。而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包括乘用車、公交車和計程車在內的電動汽車登記數量正在逐年增長。

「此外,新加坡最大銀行星展銀行也在2021年3月推出了新加坡首個綠色汽車貸款,對購買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提供年利率1.68%的汽車貸款服務。」許樂方告訴記者,相比之下,普通燃油車的個人貸款利率則為3.88%。

新加坡鼓勵發展電動汽車的計劃,也吸引了海外車企。今年3月,韓國現代汽車宣布,計劃2022年底建成的新加坡現代汽車工廠將採用全部進口零部件組裝的形式生產純電動汽車,首款車型將是現代IONIQ 3緊湊型電動車型。該工廠實際上是現代汽車在新加坡研發中心項目的一部分,可以小批量生產電動汽車。

據報道,為了擴大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新加坡政府正在考慮實施新的法律:要求新建築在至少1%的停車位上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這些法律將有助於電動汽車銷售,並確保隨著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增加,有足夠的充電樁可用。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表示:「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一部分,新加坡計劃在2050年前後將陸路交通排放量從2016年的水平減少80%。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於普及清潔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

04 創新研發成為發展動力

打造自動駕駛示範樣本

新加坡是半導體、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研發重鎮。大眾、戴姆勒、博世等汽車及相關廠商都選擇新加坡作為戰略製造樞紐並設立研發中心。據悉,新加坡政府為大型公司和中小企業都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補貼和鼓勵政策,尤其是在研發方面。如果大型企業在新加坡設立研發中心,那麼50%的整體費用將由新加坡政府承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蔚來汽車在新加坡上市,同時宣布在新加坡成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蔚來汽車掌門人李斌透露,蔚來將藉助新加坡的國際經濟與科技中心的優勢,與新加坡本地科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研發中心,進一步完善蔚來的全球研發與業務布局。

根據畢馬威202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新加坡在世界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中排名第一。早在2013年,新加坡就已提出「新加坡自動車計劃」,在政府、高校及企業之間的高效合作下,快速推進自動駕駛的研究;2016年,其開啟全球首個面向公眾的自動駕駛計程車Nutonomy試運營。在6公里的測試道路中,公眾可通過打車軟體預約乘車。這使得新加坡全球率先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的國家之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2017年,新加坡政府修訂《道路交通法》,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進行測試;2019年10月,新加坡將西部超1000公里的所有公共道路用於測試自動駕駛汽車,道路里程占其總里程的1/10。而此時其他國家的自動駕駛測試,大多數仍停留在封閉區域。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的自動駕駛人才,已經遍布多國,就連阿里巴巴、京東、華為、元戎啟行、一清創新等中國公司的自動駕駛業務中,也有不少出自這兩所新加坡高校的畢業生。」阿里菜鳥實驗室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程師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此外,德爾福、福瑞泰克、四維圖新、沃爾沃等企業均已在新加坡布局自動駕駛業務。

「自動駕駛集聚了諸多先進技術,因此,發展自動駕駛不僅是技術儲備的需要,也是解決一些社會問題的鑰匙。」華南理工智能感知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睿林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新加坡同樣也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近年來不得不大量引入外籍員工。發展自動駕駛等技術,無論從客運還是物流等領域來代替人力,是新加坡政府應對勞動力短缺的一大解決方案。新加坡政府已經公開表示,要打造全球自動駕駛應用的城市樣本。

不過,新加坡發展自動駕駛的核心在於公共運輸運輸系統。由於該國的自動駕駛應用以公共運輸運輸工具為主,並不複雜的道路環境,或許註定新加坡的城市交通解決方案僅此一例,難以複製到其他地區。

此外,作為創新之國,新加坡也在大力推進飛行汽車的研發。早在2019年,德國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就已在新加坡試飛成功,吉利和戴姆勒都是Volocopter的投資者。近日,該公司表示,計劃於2023年底前在新加坡推出飛行計程車服務。這意味著新加坡有望成為全球首個推出電動飛行計程車服務的國家。而現代汽車也計劃在新加坡推出飛行汽車,不僅用於載客,也用於智慧物流。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新加坡周末逛街地圖 藏在街巷裡的文藝靈魂,像遊客一樣重新愛上自己的城市...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新加坡泡泡瑪特母親節活動!指定款買一送一+買滿88新送禮物🥳長周末就去買買買~
  • 新加坡本地銀行開戶攻略指南——華僑銀行,您不可或缺的選擇
  • 黃循財出席衛塞節慶典:以佛教精神為紐帶,共築和諧社會
  • 今天快去!新加坡這裡有免費美祿!還有半價火鍋、特價自助餐....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