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共有八名教師在4800名被提名的教師中脫穎而出,獲頒卓越教師總統獎。
這個1998年設立的獎項,是為了肯定傑出教師為教育所作出的貢獻。
其中一名得獎者是大眾小學音樂科目主導教師陳偉婷。她曾是一名化學家,但她後來發現自己熱愛教學,加上從小喜歡音樂,就決定成為一名教師。剛開始,陳偉婷教的科目包括英文、數學、科學,但她在2011年決定把自己的興趣轉為職業,攻讀音樂教學碩士學位,之後成為音樂老師。
她認為音樂能對孩子,尤其是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作用,她在課堂中也會特別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和需求來設計課程。
特需學生的專注力一般較弱,所以我在學校音樂室的地板上貼了顯眼的黃色貼紙,如果學生上課時集中力下降,就可以讓他們在劃分的範圍內活動或舒展身軀再繼續上課。
「其實音樂和其他科目都一樣重要,否則音樂科目早就從學校的課表中取消了。音樂不僅能激勵學生,也能幫助他們集中精神和減壓。我希望通過我對音樂的熱忱,能夠啟發更多學生,願他們未來也能在音樂道路上發展。在這同時,我也鼓勵更多對音樂或藝術感興趣的教師,加入這個行業,共同培育下一代。」
陳偉婷說,她任教已有24年,最大的滿足感是看到學生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做出了巨大改變,有了成長。她說,曾有一名學生學業成績不佳,唯一取得好成績的科目就是音樂,因此鼓勵她朝自己擅長的方向發展。這名學生把老師當年的話銘記在心,不斷努力,多年後成立了自己的文化藝術公司。談及這段回憶時,陳偉婷幾乎哽咽,從談話中也能感受到她對教學的熱忱。
另一名得獎者是聖安東尼女校母語部主任鄭慧貞,她原本對科技完全不熟悉,也不常使用社交媒體。不過,她克服了困難,在幾年前設計了「華文向前沖」手機應用程式,讓學生通過遊戲學華文。她也利用視頻製作軟體,並創建多個教學資源,讓課堂變得更生動有趣。
鄭主任坦言,教華文確實是個艱巨挑戰,尤其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講英語,但她仍堅持完成使命,堅信只要盡心教學,終能培養孩子對這門語言的興趣。
「我教華文最大的挑戰是學生在課堂外沒有講華語的環境,所以我們也不斷為他們創造這樣的條件,採用多方面的教學資源,比如使用手機遊戲應用程式、漢語拼音、視頻、錄音、中英翻譯等方式來幫助學生。當我看到學生從不及格到及格,並且願意講華語,我真的非常感動,這也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