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民以食為天!
國土面積狹小的新加坡,食物主要來源於進口,本地幾乎不生產食物。據悉,新加坡的食物來源於180多個國家,除了亞洲部分外,在巴西、南非、波蘭等國也有進口食物。
食物幾乎全靠外來進口,新加坡當然加強了對食品的檢測。2019年,新加坡食品局應運而生,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對新加坡市面上的食物進行檢查。
這不,一查就查出兩家食品店無證進行食品加工、一家進口未知來源食物,被罰款!
新加坡一國貨超市
出售無證加工食品被查
前天(8月31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文告稱:某國貨超市因售賣非法加工及包裝的食物被罰款,同時兩家無牌非法進行食品加工和包裝的零售店也被查處。
7月8日,新加坡食品局經調查發現:
一家位於海軍部街的零售店,從事非法食品加工和包裝;
另外一家位於美芝路的零售食品店,非法製作和包裝香腸和肉乾。
這兩家店鋪並沒有取得「經營非零售食品業務」的執照,屬於無照經營,被查。
後續調查發現,這兩家的零售食品,都在某國貨超市出售,被新加坡食品局處以罰款警告。
根據食品銷售法令,無證經營食品,初犯者可面對罰款最高5000新元,重犯者則可面對罰款最高1萬新元或監禁最長三個月,或兩者兼施。
圖源:網絡
新加坡某公司
進口未認證來源肉類被罰$3000
去年11月份,新加坡關稅局查處一批無證進口食品,約200公斤的肉類和魚類產品包括雞肉火腿腸、牛肚和鴨腿等。
後續調查發現,這些食物是新加坡某公司從中國一個未經新加坡認證的地區採購,被罰3000新元。
無證進口食品,初犯者可面對最高5萬新元罰款或最長兩年監禁,或兩者兼施。重犯者可面對最高10萬新元罰款或最長三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食品局提醒大家,所有進口食品,必須符合食品局要求,只有拿著有效證件的進口商才能進口食品,每次進口食品都必須申報並持有相關證件。
圖源:新加坡食品局
三種審核保障食品安全
全球食品安全新加坡第一
要知道,新加坡身為一個島國,國土有限,建設城市+綠化+工業基地占據了大量的土地,導致新加坡土生土長的食物非常少。
我們吃到的食物,90%來源於進口,為此,新加坡嚴查食品安全,做到了99%的食物安全保障。
還在2019年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數》中,從全球1113個國家脫穎而出,連續2年名列榜首!
這,都多虧了嚴格的審查機制。
制定高標準
自2006年起,新加坡開始實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認證體系,並成為東南亞國家中第一個採用該體系開展食品安全認證的國家,其食品安全標準幾乎完全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接軌。
嚴查食品來源與資格證
為了把好食品安全檢查這一關,新加坡會對食品生產地、加工廠進行檢查,符合符合新加坡安全標準才允許採購。所有進口商必須在新加坡註冊,並提供足夠多的材料來證明食品安全。入關時也會及抽樣調查,嚴格把關。
定期檢查、抽查
新加坡的工作人員,會定期對市面上的食品進行抽查,不合格的食品當場銷毀,有「前科」的企業重點調查。
抽樣化驗
新加坡食品局(SFA),就是負責整個供應鏈的食品安全監管,加強食品安全。而超嚴格的監管,帶來的是新加坡食品的安全幾乎讓所有人放心。
從遍布新加坡各地的小販中心熱鬧程度可見一斑,不僅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也讓新加坡人和外來遊客吃的放心。
通心粉們,你覺得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經歷~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9271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29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