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年輕人希望能藉由網上內容創作賺取收入。(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蟻粉在求學時期,肯定有被要求寫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我的志願》。
時過境遷,以往會在字裡行間中浮現的「醫生」、「律師」、「警察」等,如今似乎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對你我可能相對陌生、但在年輕人群體中十分受歡迎的新興職業: 網紅。
美國科技企業Adobe最近就展開一項調查,訪問了九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西班牙、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巴西)的9000名Z世代(即1997年後出生的人),這些受訪者都是網紅或內容創建者(content creators)。
調查顯示,約45%的受訪者表明,希望能將網上內容創作延伸為一門生意,並作為收入來源。
根據Adobe的定義,這些創建者是通過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載內容,增加他們在網上的知名度,或是宣傳他們的創意作品,如攝影集、音樂創作,或是在疫情期間掀起熱潮的「非同質化代幣」(簡稱NFT)。
讀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還有一些一頭霧水?網紅界真的這麼火,讓許多Z世代都搶著想要分一杯羹?當網紅究竟能賺多少錢?
Z世代想當老闆「自主管理」
崇尚自由的Z世代,對朝九晚五工作的興趣遞減?(海峽時報)
與其應徵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Z世代更崇尚自由,不想被工時「綁死」,幾點開工、幾點收工,都能由自己做主。
出於希望追求工作中的靈活性,許多年輕人紛紛轉而進軍網紅界。 美國軟體公司Gusto的經濟師陸克帕杜(Luke Pardue)告訴《南華早報》:
「在較年輕的工作人士當中尤其如此。我們觀察到的趨勢是,即便在勞工市場緊張的情況下,員工的薪水漲幅也跟不上通貨膨脹。他們因此轉向自主就業,至少在制定薪金方面有多一些自主權。」
Adobe發言人Maria Yap則指出,千禧一代(Millenials)都在試驗除了白天的正職之外,是否還能兼職多一份工作。Z世代則是專注於把一個項目(project)發展成事業。
「他們(Z世代)心想的是,我可以把熱衷的事情投放在正職當中。」
據紅螞蟻所知,網紅或內容創建者當然不是「隨便拍拍」,還需要有「基本功」,如剪輯和攝影。
內容也要有賣點,偶爾也要和商家討論如何植入產品(也稱業配),才能吸引觀眾點擊觀看,並從中賺錢。
殘酷現實:網紅起頭難,未必能立即謀利
社交媒體應用不勝枚舉,TikTok就是一個吸引許多年輕人用來創建內容的平台。(路透社)
這就引申至下一個問題——網紅當飯吃,能吃得飽嗎?
答案是:未必。
澳大利亞社媒應用公司Linktree今年4月發表的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受訪的超過9500名全職創建網絡內容者當中,只有約12%每年賺取超過5萬美元(約7萬新元)。
Adobe的調查則揭露,如果靠創建內容賺錢,這些人每小時平均可賺取高達61美元(約85新元);如果他們每周工作40小時,預計就能換算成一年12萬2000元美元(約17萬新元)的收入。
另一方面,參與Adobe調查的網紅透露,他們每小時可賺取81美元(113新元),約能換算為每年16萬2000美元(約22萬6800元)。
然而,看似能有巨額進帳,卻有一個大前提:須把它當成全職工作,而且必須「熱度不減」。
Adobe調查指出,大多數受訪的Z世代,都不屬於全職。在美國,約六成的內容創建者其實還有正職,換言之,他們只是把「網紅」當興趣在經營。
專家指出,網紅一般需要差不多兩年才能取得收支平衡。(海峽時報示意圖)
專家也指出,另一個重點是,剛入行時,網紅或內容創建者都要有心理準備,未必能馬上有錢進帳。
美國網紅委員會創辦人布呂內托告訴《南華早報》,即使有一些網紅和內容創建者,能很快嘗到成功的滋味,其他人可能需要投入無數小時的辛勞,才能創建持續追蹤的粉絲群。
在這個「築夢」階段,一般是沒有收入的,因為在累積一定規模的粉絲群之前,暫時還不能收費。
布呂內托說:
「在視頻為先的網上環境,要每天都創建更新內容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剛開始時,不能設想可以馬上賺到錢。猶如任何的小型生意,需要差不多兩年才能取得收支平衡。」
一名來自紐約的21歲網紅Tejas Hullur坦言,當網紅其實沒有觀眾看到的表面那麼風光。
他表示,網紅的收入不穩定,導致他們很難有效進行財務規劃。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一些公司在營銷方面的預算也會縮減。
此外,職業壽命(career longevity)也是另一關鍵。網紅在網上的聲譽,以及隨即而來的盈利,並非長久的。
紐約網紅Tejas Hullur。(Tiktok截圖)
誠然,猶如上述網紅的看法,在科技爆炸的時代,只要有一台手機或電子器材,就有當網紅或創建網絡內容的配備,但如何能在眾多網紅中突圍而出,才是關鍵。
雖然上述Adobe調查沒有詢問新加坡Z世代,但相信許多97後也有「網紅」夢。大家如果有社交帳號,隨手刷一刷,就能看到他們PO出的照片或視頻。
只能說,就像任何職業一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看似到處吃吃喝喝、遊山玩水、新產品和試用品拿到手軟的網紅們,其實背後還是需要投入很大的功夫和努力,才能真的看到成績。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