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香港的35歲關晴在2016年嫁到我國,與丈夫育有三個小孩,年齡介於6個月大到5歲,目前是一名家庭主婦,並剛再懷孕兩個月,正在懷第四胎。
關晴告訴《8視界新聞網》記者,自己因為懷孕期間服用孕酮,因此沒有施打任何冠病疫苗。結果,在今年的一月中首次感染冠狀病毒,當時懷著的第三胎已經36周,染疫後身體出現所有冠病的症狀。「我低溫發燒一天,身體比較累,頭暈,喉嚨好像火燒一樣,咳嗽也特別嚴重。」 她表示,當時一直在咳嗽,還引起子宮收縮,擔心會導致胎兒早產。
關晴看醫生後就住院三天讓醫生觀察。她表示,出院後,醫生有不斷定期打電話跟進她的狀態。除了她染疫,家中的五歲兒子,三歲女兒和女傭也感染冠病。幸好兩周後,關晴順利產下第三胎。
關晴從冠病康復幾月後,卻在6月20日染上骨痛熱症,回想起當時的病狀她記憶猶新。她述說,頭兩天頭很暈很痛,骨頭感覺被打碎的痛,身體忽冷忽熱的,以為自己是中暑。但在第三天,紅白點出現在手腳肚子等,她才決定去看醫生並住院三天。她嘆說,骨痛熱症的症狀比冠病、比生孩子還要辛苦。
「皮膚超級敏感,它不單起皮疹,穿全棉的衣服,我都被衣服刮到很痛,像被刀刮一樣,蓋被也很痛。」
這皮膚敏感的情況維持了三個星期,但萬萬沒想到剛從骨痛熱症康復後的兩個星期,關晴再度染上冠病。所幸,這次的症狀較輕微,只有普通的感冒流鼻水,但沒有發燒。
在半年內患上兩次冠病和一次骨痛熱症,關晴表示,當時她和家人都染疫期間,她很擔心家裡的小孩染疫後會有的後遺症,令她感到不知所措,不過,現在他們也康復了沒有任何後遺症。此外,她表示「骨痛熱症比生孩子還辛苦」,這麼辛苦的病症都能熬過,她相信能對抗疫情及樂觀面對,不要失去理智的害怕。
關晴表示出門還是會照樣戴口罩,做好自己的衛生措施。對於骨痛熱症,她現在在家裡點蚊香、噴防蚊液、在寶寶睡覺時在他周圍放上網紗,以免再度被伊蚊叮到。
目前懷著第四胎的她表示染病比生小孩還辛苦。
《8視界新聞網》早前報道,我國的骨痛熱症病例居高不下,截至7月23日的每周新病例報1062起,累計病例已達近2萬2000起。國家環境局和淡馬錫基金會也在7月份為本地中小學和學前教育中心的80萬名學生派發防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