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新加坡紙幣上的中國人
在新加坡的發展歷史上,華人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這諸多華人當中,就有一名華僑陳嘉庚為了新加坡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國貧困潦倒之時,新加坡的陳家庚雖擁有家財萬貫,且加入到其他國家的國籍,也能夠獲得更多的便利,然而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中國籍,因此它不僅在新加坡有著超高的地位,同樣在中國也是如此,在2019年的時候,新加坡曾經發行了一套紙幣,紙幣當中,有一個人物特別引人注目,這個人必然是陳嘉庚。
作為一名中國人卻出現在了新加坡的紙幣之上,由此可見新加坡對陳嘉庚的認可,陳嘉庚出生於廈門集美區,雖然在他人生中的絕大部分當中都並未在中國的領土當中闖蕩,不過在他人生輝煌的時候,卻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國籍,自始至終都是一名貨真價實的中國人,新加坡之所以會將陳嘉庚印在紙幣之上,更多的是因為陳嘉庚對新加坡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陳嘉庚與新加坡之間的關係更多的還要源於他的父親。
早在他的父親那一輩之時,便已經前往了新加坡,他的父親經過一番打拚,成功地站穩了腳步,因此陳嘉庚在15歲的時候,便來到了新加坡,來到了父親的店裡工作,兩年之後,他回到中國,完成了人生大事——結婚,並與兩年之後再次回到新加坡,他曾攜手妻子三次前往新加坡,且在最後決定在新加坡定居,定居下來的陳家庚,決定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從小的生活的環境讓他的經商頭腦超越了很多人,因此他在新加坡先後創辦了諸多的知名企業。
陳嘉庚對新加坡做出的貢獻
一度成為了新加坡當地名赫一時的企業家,賺到錢的陳嘉庚並沒有選擇大肆揮霍,而是在新加坡建造了華僑中學,為傳承中華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如今這所學校雖然主要語言已經變成了英語,然而這所學校所遺留下來的中國文化色彩卻依舊十分的濃厚,他在教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讓他成為了新加坡的教育先驅,為新加坡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一個國家能否發展強盛,人才的後備力量十分的重要。
也正是基於此,新加坡在200周年紀念鈔上,將陳嘉庚的畫像印刷了上去,以表示對他的尊敬,也讓後世都能夠銘記這位中國人,為新加坡的事業做出的貢獻,他在新加坡站了腳跟之後,沒有忘記祖國落後的教育事業,因此他在打拚大半生之後,回國創辦了廈門大學,甚至為了能夠讓教育普及下去,他更是自費建立了多座小學與初中,實現了教育全階層覆蓋,他組建了多校聯盟,這個多校聯盟後來被稱之為集美學校。
他對家鄉教育的貢獻一點不加以於他在新加坡所創立的學校,他深知祖國的未來發展勢必需要教育建設為其提供大量的人才,因此在他獲得新加坡教育先驅之時,同樣他也能夠成為福建地區的教育先驅者。
85歲高齡依舊為祖國的貢獻在奔波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人的一生能夠做到的事情有很多,然而能夠真正做到有意義的事情卻十分的稀少,人的一生畢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才是許多人所要思考的事情,亦是正確的前進方向,國家危難之際,陳嘉庚並未選擇拋棄自己的祖國而是秉承博愛的仁者之心,在其有所成就之時,毅然決然地返回自己的祖國,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發光發熱,這樣的仁者不僅僅只是受到國民的愛戴,同樣在新加坡也是如此。
陳嘉庚所做出來的貢獻,不僅僅只是在教育領域,甚至在抗日戰爭期間也做出了諸多的貢獻,他曾經牽頭讓諸多華僑為祖國捐物捐錢,只希望祖國能夠早日脫離戰爭,走向繁榮,新中國成立之後,祖國百廢待興,一切都需要重新來過,當時的陳嘉庚並沒有任何的猶豫,而是選擇堅定不移地支持祖國的事業,1959年他就任政協副主席,此時的他已經85歲高齡,他的一生都在為了祖國的發展而做了諸多的努力。
商人逐利本身並沒有任何的錯誤,然而真正一個有擔當的商人,更多的是能夠在祖國危難之際選擇挺身而出,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只是大部分的商人在獲得大量利潤的時候,卻忘記了曾經的初心,忘記了這片養育他的土地,甚至還有一些商人在賺取大量的金錢之後,選擇離開了自己的祖國,這樣的商人無疑會被釘在恥辱之上被後世所唾棄,與之相反的則是最近較火的一些國產品牌。
小結
他們默默付出,讓人們看到了民族企業的另一面,譬如鴻星爾克這個品牌,一個曾經被許多人所遺忘的品牌,然而在危難之際卻依然能夠傾盡全力為災區貢獻出自己的一點力量,雖然他的這筆資金,在巨額的捐款面前並不值得一提,然而仔細研究,便會發現,捐款的企業那麼多,而鴻星爾克最終能夠獲得大眾的認可,且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事件之一。
更多的是它並非通過捐款為自己增加曝光量,而是通過以心換心的行動,來向所有國人乃至其他的企業,傳遞出一個商人最誠摯的初心,這份初心往往也是很多企業所不具備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用來形容這些民族品牌再合適不過。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