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反對,民眾譴責.....新加坡硬氣回應:法律不容質疑

2022-09-05

最近,新加坡游泳健將約瑟林在海外吸毒的風波鬧得沸沸揚揚。

約瑟林吸毒風波

約瑟林承認吸食大麻,對新加坡的反毒行動而言是一個暴擊。

尚穆根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公眾人物吸毒會帶來負面影響,但我們必須處理它並繼續前進。他也認為,人們也意識到,不管當事人是誰,一旦事件曝光,就必須面對後果。

同時,在這件事上,我們也能看到,新加坡處理毒品的方式是不同的。

差異化處理

我國游泳健將約瑟林和林香杞陷入吸毒風波,有民眾質疑中央肅毒局為何沒有對約瑟林採取行動,是否意味著他的待遇與別人不同。

針對這個情況,律政兼內政部長尚穆根表示,沒有明確證據顯示他正在吸毒。

如果涉事者的尿液檢測結果沒有呈陽性,即使他曾吸毒,當局也不會將他們送入戒毒所或向他們發出警告。但如果有證據顯示涉事者目前在吸毒,無論地點是在本地或國外,中央肅毒局就會採取行動。

目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約瑟林和林香杞正在吸毒。雖然他們坦承過去曾吸毒,但他們的尿液檢測結果呈陰性。

林香杞是因為擁有一個毒品器具而接獲警告。而由於約瑟林是一名全職國民服役人員,因此依照法律,案件的管理已交給國防部處理。

幫助吸毒者

新加坡會對毒販和參與毒品交易的人採取嚴厲處分,包括判處死刑。但當局對待純吸毒者的方式卻有所不同。

「他們沒有犯下任何其他罪行。自2019 年起,我們的做法是把這些吸毒者當成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來對待。即使吸毒是犯罪行為,他們也不會被監禁或有犯罪記錄。」

每年逮捕約3000名吸毒者

新加坡嚴厲的毒品法規保證了這個城市國家的安全,同時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在1990年,本地每年逮捕約6000名吸毒者,現在每年逮捕約3000人,儘管人口增加,但這個數字減半了。

由於地理和文化上的原因,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新加坡毒品的濫用問題日漸突出。基於此,新加坡政府展開了一系列打擊、治理活動,並於1973年頒布了《濫用毒品法令》,為物質列管、犯罪懲罰、治療康復、證據採集等方面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法令正文一共可分為七個部分,而後又有五個附表、一個立法史和兩個比較表。應當說,刑罰處罰是犯罪打擊的落腳點。

保留死刑

新加坡保留了死刑。

盡觀來自本地和外部要求停止執行死刑壓力,但這種壓力在新加坡幾乎沒有影響力,無法影響罪犯的命運。

他說,這種壓力通常來自外國和媒體,這並不反映絕大多數新加坡人對特定罪行的強制性死刑判決的共識。

當被問及是否會檢討強制性死刑,特別是涉及毒品犯罪的法律條文時,尚穆根指出,這在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

他曾在2012年推動對強制性死刑的法律條文進行檢討,他說,在某些情況下,那些被指控販毒的人可以避免上絞架。

「被告必須是毒品的『純粹運送者』,並為(警方)搗毀毒品團伙提供實質性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將向被告頒發合作證書,以便在判刑時行使司法酌情權。」

大部分的政論表示,新加坡對販毒行為判處死刑的政策,符合國人的利益。

內政部曾有一項面向本地區非新加坡人的調查數據,其中83%的受訪者表示,死刑使人們不把大量毒品販運到新加坡。

「如果取消了死刑,進入新加坡的毒品數量將大大增加。你的生命,你兄弟姐妹的生命,許多其他的生命都將面臨危險。如果我們取消死刑,在新加坡會有更多人死亡。」

獨立調查:近87%國人支持死刑

另一項內政部獨立調查顯示,近87%的國人支持死刑。「因此,在新加坡國內並沒有很大的爭論,是一些人一直在重複這些觀點。」

在死刑方面,新加坡並不孤單。中國、印度和美國這三大國家也都有死刑。

本區域有82%的人相信,死刑有助阻嚇不法之徒在本地犯罪。

69%的受訪者相信,死刑比終身監禁,更能有效地阻嚇人們犯下嚴重罪行。另外,83%相信,毒販會因為死刑而不願走私大量毒品進入新加坡。

此外,國人在2019年的一項調查中也支持死刑,並認為它在減少嚴重罪行方面起作用。

尚穆根也說,內政部去年也就此進行了一項跟進調查,初步結果發現,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對於蓄意謀殺、販毒和軍火相關等嚴重罪行,強制性死刑是恰當的懲罰

可以這麼說,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死刑在本地起到的阻嚇作用,是新加坡的犯罪率和嗜毒率都能保持在低水平。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新加坡周末逛街地圖 藏在街巷裡的文藝靈魂,像遊客一樣重新愛上自己的城市...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中國香港VS新加坡,你的錢應該放哪裡?這3大誤區你一定要了解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