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陪患罕病妹 姐自學考上大學

2022-09-10

女生為陪伴患罕見疾病的妹妹,5年前選擇在家自學,如今考上大學還自發組織義工活動。

今年19歲的吳歆恩在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念心理科學系一年級。她的妹妹吳芯芳在2歲時因身體機能退化,逐漸喪失行動與語言能力,醫生當時判斷她活不過10歲,但她今年已經16歲,去年也正式被確診患有嬰兒神經軸索營養不良(Infantile Neuroaxonal Dystrophy),相信是本地首個確診病例。

吳歆恩表示,全球僅150個相同病例,目前沒有治療方法可延緩妹妹的病情,妹妹自10歲起,經常會出現病危情況,身體就像個「定時炸彈」。

吳歆恩自中二開始轉為在家自學,同時也在罕見疾病協會成立「兄弟姐妹支持網絡」,為這類患者的兄弟姐妹提供協助與關心。

吳歆恩(左)與妹妹吳芯芳合照。( 取自Sisterswithlove面書)

「家長在照顧生病的子女時,難免會忽略其他健康的子女,我希望可以讓他們理解家人的難處,進而更愛護自己生病的兄弟姐妹。」

人民行動黨婦女團主辦展覽,邀23個社會服務機構與義工組織參與包括新加坡罕見疾病協會。

這場#ActionForHer: Growing Our Circles Of Care的展覽將在本周六(10日)下午1時至6時在濱海灣金沙博覽會議中心三樓的Heliconia Junior展廳舉行,主題是「加強我們社區的關懷互助網絡」。

人民行動黨婦女團常年大會籌委會主席陳澮敏說,展覽的目的是讓人們對看護服務和資源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鼓勵國人成為義工,加強社區的關懷網絡,從而減輕看護者的負擔。

有興趣的公眾可以上www.actionforher.sg了解更多詳情。

新加坡罕見疾病協會創辦人馬維華(52歲)在2010年帶著年僅七個月大的女兒看醫生時,女兒被診斷出患有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即罕見的神經肌肉失調疾病。

馬維華日前與家人一起慶祝女兒的12歲生日。(受訪者提供)

由於當時女兒已經出現症狀,錯過治療黃金期,這些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惡化,女兒自此需要坐輪椅出行,用插管來呼吸、進食。馬維華為照顧女兒也辭去工作,妻子目前從事人力資源行業。馬維華表示,女兒如今已12歲,每周都要回醫院接受治療穩定病情,她目前在彩虹中心上課,雖然可以發聲,但咬字不太清楚。

「龐貝氏症不會影響她的腦部發展,她可以通過手機應用與我們溝通。」

馬維華夫婦在得知女兒患病時,曾嘗試找支持小組了解罕見疾病,但國人對於罕見疾病的認識不高,兩人因此決定成立罕見疾病協會,把罕見疾病患者與家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互相支持,也盼提高社會關注。

他指出,全球有超過7000種罕見疾病,個別病例或許不多,但總體病例數量頗多。

「我們起初只有4個家庭參與,後來發展到如今的160個家庭,有些罕見疾病在本地或許只有一例,較難獲得關注與支持。本地只有5個龐貝氏症病例,我們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看護者聚集並互相幫助。」

據悉,協會12年間為160戶家庭提供協助與支持。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新加坡周末逛街地圖 藏在街巷裡的文藝靈魂,像遊客一樣重新愛上自己的城市...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中國香港VS新加坡,你的錢應該放哪裡?這3大誤區你一定要了解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