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快報
9月12日截至中午12點
新增病例稍晚更新
點擊預約椰子直播
帶你去看看
樟宜機場最新航站樓
今天,新幣兌人民幣匯率,終於重回5的大關!
一家位於牛車水的錢幣兌換商,掛出了牌子,立刻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排隊回款。
來源:早報
這段時間,新幣對人民幣匯率一路上漲。然而,一位中國富豪,卻在最近豪擲6000萬新幣,在烏節路一處高檔住宅里,一口氣買下了4個單位!
圖源:SRX
烏節路,是新加坡最繁華的商業地段,用寸土寸金來形容毫不為過。能一下買進這麼多單位,足以見得買家的壕氣了。
今年以來,來新加坡瘋狂買樓的富豪越來越多,新加坡高檔住宅更是多次成交。
中國富豪花6000萬新幣購房
這些人在新加坡也瘋狂撒錢
根據《聯合早報》的報道,最近這個瘋狂出售的樓盤,是3 Orchard By-The-Park,中文名叫烏節三翠林。
這棟樓盤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就位於東陵坊後面,不遠處就是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
雖然離絕對意義上的烏節路商圈還有些距離,但卻是真正遠離了喧囂,也難怪能夠吸引富豪前來購房了。
媒體報道,這幾天這個樓盤出現了成批出售的交易。其中,最引人注意是一名不具名的中國買家。
據了解,他一共買下了4個單位,全是樓盤裡的大戶型單位。其中有三個單位的售價是1200萬新幣,另有一個單位的售價為2400萬新幣,總價約6000萬新幣。
烏節三翠林的內部照片,圖源:烏節三翠林官方
建成於2017年,烏節三翠林還非常新。而且,網上公開信息顯示,這個樓盤是永久地契產權的!
也就是說,買家一口氣買下四個單位,不一定是全部用來自住,也可能是為了投資。
不過,想要自住問題也不大。烏節三翠林現在已經全部建成,而且這次買家購買的剛好是示範單位,也就是包裝修的住房單位,不需要再進行改造了。(想自行裝修也行)
事實上,最近半年以來,這個樓盤已經有過多次交易記錄了。今年4月和5月,分別各有一個單位成功售出,售價分別為675萬新幣和810萬新幣。
但是像前幾天,突然有人豪擲千金一口氣買下多個單位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圖源:SRX
過了短短几個月,單位的尺價又迎來了一輪漲幅。今年4、5月買下這棟單位的屋主,每平方英尺售價在3582新幣-3625新幣間。
而這次買下的四個單位,每平方英尺價格就略微漲到了3600新幣-3700新幣了。
這也讓很多新加坡本地的房地產分析師對新加坡樓市「降溫」感到相當不樂觀。
其中有一人在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表示,只要新加坡繼續吸引全球富豪繼續來本地買房,那麼新加坡高檔私宅的的價格,將不可避免地繼續上漲。
據他預計,今年新加坡樓盤價格漲幅會在5%至6%左右,類似的大手筆交易將繼續出現。
說起來,很多人可能都有印象,今年新加坡購買私宅的富豪,是越來越常見了。
比如在今年6月,一位來自中國福建的富豪,就大手一揮花了8500萬新幣,買下了康寧河灣(Canninghill Piers)整整20個單位!
而且,據新聞報道這名神秘買家似乎並不滿足,未來他還打算撒錢再購置10個單位,簡直是壕氣沖天。
康寧河灣,圖源:凱德地產
不僅僅是中國人,全球其他國家的富豪,對新加坡也是青睞有加,甚至從幾年前就開始了。
像是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臉書聯合創始人薩維林等人,都在新加坡置業。戴森甚至還將全球總部搬來了新加坡!
戴森在烏節路一帶購置的豪宅,圖源:CondoExpert
不過,富豪購房帶來的房價上漲,似乎讓新加坡本地人有些不太開心了......
在新加坡一個本地論壇上,就有人隱晦地諷刺了這種現象,表示這不是新加坡人想要的。
當然,似乎也有對中國房市有一些研究的新加坡網友,表示比起中國一線城市來說,新加坡的房價其實知識還好而已。
「(新加坡房價)比上海便宜......北京和上海黃金地段的房價,換算下來每平方英尺都要500新幣了。我一個朋友來新加坡後,和我說這裡的房子真便宜。」
當然,新加坡其實不只吸引了一些富豪前來購房定居。
很多專業人才,最近也來到這裡工作生活。
李顯龍總理說:
新加坡需要外來人才
新加坡政府,一直將外來人才當做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從總理李顯龍數次在公開場合的演講中就能看出。在回答一些人的疑問時,李顯龍更是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來說明,外國人才是新加坡富強之路不可或缺的一點:
在今年的國慶節群眾大會時,李顯龍重申了這一點,甚至將吸引外國人才當成了國家戰略。
「這是一個人才決定國家成功的時代,在全球爭相吸引人才之際,新加坡不能落後」,李顯龍是這麼對現場的新加坡各界人士,以及在電視機前聽他演講的所有人,明確傳達了政府的立場。
圖源:CNA
不僅是口頭上說說而已,新加坡政府也落實到了行動上。李顯龍發表演講後沒幾天,新加坡人力部就宣布,將推出頂級專才准證ONE Pass。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申請成功後,政府給予了這些人才相當多優待,允許其同時創辦、運營或供職於多家公司,並允許其配偶不必申請工作準證,就能獲得在新加坡的工作資格。
圖源:Human Resources Online
與此相對應的,申請這個准證的薪水要求也很高,月收入必須至少達到3萬新幣以上。
如果是那些未能達薪資標準,但又是藝術文化、體育、科學技術、學術研究領域的優秀候選人,其實也可以向當局申請,獲得上述工作簽證。
總而言之,只要你被證明有才幹,新加坡就對你敞開大門。
圖源:Todayonline
當然,對於吸引其他外國人才方面,新加坡也是不遺餘力。很多本地企業,已經看準了風向,向全球特別是中國招人。
不久前,新加坡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因涉及大規模毀約的新聞,讓很多人吃瓜很久,詳情可見:
涉事公司之後澄清,稱取消offer是因為公司經營策略以及人事安排上的調整。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這家公司從中國招人的策略,似乎並沒有發生太多變化,只是提供的崗位比一開始少了一些。
示意圖,圖源:Ambidextr
新加坡對人才的渴望,涵蓋了各個領域。不只是中國人,只要是企業需要的都要招!
新加坡旅遊重啟後,新航的員工短缺問題浮現。因此,他們開始大力招人,目的是在明年三月前,成功招聘到2000名機組人員和實習生。
來源:海峽時報
全球總部在不久前在新加坡開幕的戴森,也在今年宣布會面向全球招聘2000多名工程師和數碼專才。
這是戴森2020年宣布27億5000萬英鎊(約50億新元)投資計劃中的最大規模招聘活動,要填補的工作職位跨越各個層面,包括電子、聲學、設計工程、機器學習、軟體、自動化和材料等嶄新領域。
位於聖占姆士發電廠的戴森全球總部大樓,圖源:Todayonline
新加坡企業「瘋狂」招聘的結果,對鄰國馬來西亞來說造成了相當巨大的影響。
今年4月,新加坡本地媒體發文,稱新加坡企業廣招員工的舉動,讓馬來西亞柔佛州面臨人力短缺。
來源:早報
一家招聘諮詢公司創辦人表示,今年1月以來,每月平均有30家新加坡企業在自己的平台刊登徵聘信息。
新加坡「搶人」的直接後果,導致不僅僅是柔佛州,就連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也出現「人才荒」。一些當地企業,甚至招聘數個月都找不到人填補空缺!
樟宜機場招聘廣告直接打到了新山,圖源:東方日報
在未來可見的一段時間內,估計新加坡的招聘潮還將持續。
畢竟,過去兩年因為疫情原因,已經有幾十萬外國人離開,新加坡也需要大量人力來填補這些人留下的空缺。
因為這些原因
他們離開了新加坡
現在,新加坡已經徹底回到疫情前的生活,經濟穩中向好,對外國人的需求也大。
可還是有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新加坡,回到家鄉繼續生活。以下是一些網友的決定和感悟:
遇到太多挫折
我辭職回到了中國
最近,我終於下定了決心,提交了辭職報告。這個月,我就要回去中國了。
在這裡帶了好多年,生活一直平平淡淡的,但我卻一點都不快樂。周圍的人都已經買房結婚,只有我一人孑然一身。家中的父母已經年邁,我想回去陪在他們身邊,而不是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在新加坡,我遭遇到了很多不快,特別是租房時遇到的房東阿姨們,讓我久久無法釋懷。當然,工作中也遇到了願意包容我照顧我的同事們。
最近看到國內隔離政策放鬆了,就提了離職。我知道我也許放棄了很多機會,但是又實在放不下國內的家人。回了祖國,才能感受到的歸屬感、踏實感。新加坡畢竟不是我的家。
不管如何,路都是自己選擇的,只要以後不後悔就好了。
拿不到身份
我只能回國發展了
都說現在新加坡PR好拿,可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我來說簡直是難如上青天。
陸陸續續申請了兩次,兩次申請的條件也有些改變,但還是被拒了。現在實在是熬不起了,寶寶馬上要到上小學的年齡了。
我們也不是什麼家裡有礦的家庭,送小孩去讀國際學校什麼的,實在是負擔不起。
怪就怪來新加坡的時候太晚了,沒有在這裡念書吧,可能薪水不夠高也是原因之一。
回國去,還能時不時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下家也在談感覺問題不大。等到工作交接完畢,我們一家人就要離開了,應該是不會再回來了。
消費成本太高
真的負擔不起
大家別笑話我,我是真的因為上漲的物價,而不得不離開新加坡了。
剛剛畢業沒多久,都說新加坡在招人,可是我找工作真的不順利啊......(一部分原因是對薪水不太滿意)
搬出學校宿舍之後,每月的生活開銷讓我不堪重負。租金今年漲的實在厲害,這段時間一邊去面試一邊打打零工,勉強能夠負擔房租,吃飯的錢都沒留多少了。
再怎麼樣,回國也不會比在這裡差吧?而且回國家裡還能稍微接濟下,這個月已經在看機票了,機票再更便宜些我就潤回國了。
《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話,「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而對於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國人來說,回國還是留下,也是如此。不少人可能曾無數次動過回家的念頭,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留下。
椰友們,你們想回國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