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得住老婆,带得了娃”,这个新加坡奶爸有点儿牛

2022-09-16     缘分     17652

“哄得住老婆,带得了娃”,这个新加坡奶爸有点儿牛

作为一个亲子号,狮城辣妈的粉丝主要是妈妈群体。作为另外“半边天”的爸爸们,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今天,采访了一位愿意分享的狮城奶爸张先生,是小红书上非常受欢迎的新加坡博主,分享了很多爸爸亲身参与育儿的日常。

让我们从爸爸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在新加坡育儿的经验和启发,听听这位奶爸在PR申请,孩子学习、家庭经营等方面的感悟。

素材|一个在狮城的奶爸@小红书

编辑|伯爵红茶

为啥来新加坡

Q 您好!感谢接受采访!请问是什么契机让您来到新加坡?工作经历可以分享一下吗?

张爸:来新加坡,主要因为不想跟老婆、孩子两地分居。我原本在北京上班,可一直都没有北京户口。孩子还在北京念幼儿园期间,我跟老婆就研究、走访北京很多的国际学校与私立学校。最后,发现让孩子以后读国际学校这条路走不通,所以只能计划未来让妈妈带孩子回辽宁老家上小学。本来是这么安排的,可后来偶然一次工作上的合作,结识了我现在新加坡的上司。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生活,就这么来的新加坡。

“哄得住老婆,带得了娃”,这个新加坡奶爸有点儿牛

PR申请经验

Q 你们来新加坡多久拿到PR的,您觉得是什么比较打动新加坡政府?

张爸:在申请PR这件事情上,其实我们也是经历过两次失败,第一次是刚满一年就申请了,被拒后又申请,第三次才通过的。经过认真地复盘,我似乎摸索出一些线索。假如我是ICA的评审官,我会把PR给什么样的人。

首先,学历与薪水这块,这两项肯定是硬性指标,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包括是否有长期留在新加坡的意愿、是否有孩子、上传的资料是否达标等等,我就不赘述了。对于不满足这些条件的,应该很快就能收到拒绝信,因为通过的标准真的很苛刻。可即便这样,我相信同时满足这些苛刻要求的家庭或者个人,也不在少数。

“哄得住老婆,带得了娃”,这个新加坡奶爸有点儿牛

对评审官来说,条件真的都差不多,很难抉择,这也许就是评审无法快速出结果的原因之一,结果导致PR申请周期长达一年多。那对于这些条件达标的人,是否能够拿到PR,很大程度上那就得看运气了。那如何解决呢,我个人觉得就是要主动做出差异化。让评审官知道,这个人更是他们要找的人。

Q 申请PR中,有什么会被大家忽略的细节,你可以分享给大家?

张爸: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申请PR,一等一年多,然后就莫名其妙被残忍地拒掉。那很可能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这部分优秀的人群。

那我们如何主动做到差异化呢,我觉得你要另外准备好两样材料。一是自我介绍信,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一个。分为这么两个维度:首先介绍自己,主要挑有闪光点的经历,大学里在什么核心期刊发表过什么文章、参加过什么国际学术活动、在校得过什么奖学金,再不济大学成绩如何、排名如何。工作上,哪方面的能力可以平移成为新加坡需要的能力,能够与新加坡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比如,我当时申请的时候,新加坡一直在倡导要做成智慧城市。以前我是做商业地产这块,对购物中心智能化管控这部分,有一些经验与个人心得,外加我老东家在国内这方面很厉害,自己的岗位也跟这块业务运作、管理密切相关的,所以这就成为了我的卖点。

“哄得住老婆,带得了娃”,这个新加坡奶爸有点儿牛

另外,要强调一家人愿意定居新加坡。如果孩子是男孩,那就更得特别强调,希望孩子以后可以参军,得到锻炼,反正是要拿PR,孩子也是躲不了服役,不如拿出来作为卖点。

二是推荐信。光自己夸自己,这个可信度还是有点低。为了提升可信度,还需要找在本地有一定名气的人物,出推荐信来推荐,推荐信要与自我介绍信内容上有吻合,因为推荐信主要一个作用,就是来验证自我推荐信上的内容。当然,赞赏与认同的内容,越多越好啊。只不过也别说得太过分,毕竟ICA过后也有可能与推荐人联系。

关于孩子学习

Q 在给孩子找学校的经历中,您有遇到过哪些坑?

张爸:我们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也是备考AEIS。找到了在狮城网上传说中一位厉害的老师。老师本人很好,特别真诚,儿子在那边学了一年,进步很大。只不过考了两回AEIS,都失败了。

“哄得住老婆,带得了娃”,这个新加坡奶爸有点儿牛

眼看着儿子过了一年级的适学年龄,我跟老婆两个都特别着急。也是焦虑了一段日子,后来决定让孩子去念国际学校,也做好了让儿子降一级入学的心理准备。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