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烏克蘭軍隊在南部戰線發起反攻,大量收復失地,俄軍戰事不利下,俄羅斯總統普京昨日(21日)再造新詞,把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升級為「局部軍事動員」(partial mobilisation)。
入侵本質不變,但「局部軍事動員」意味著什麼,俄烏戰爭是否進一步升溫?以下為俄羅斯升級動員令後的幾個重點及可能的後續發展:
一、參戰俄軍人數增加 從「特別軍事行動」升級到「局部軍事動員」,最直接的變化,將是俄羅斯參與俄烏戰爭的軍隊人數大大提升。
「局部軍事動員」意味著莫斯科能進一步動員戰備軍人投入戰場。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的說法,預計會有30萬名具備軍事經驗的戰備軍人被徵召。
紹伊古聲稱,俄軍自開戰以來,共有5937名士兵陣亡,但這個數字普遍被認為是低報。
據西方陣營估計,俄軍實際上已折損多達1萬5000人,英國6月曾估計俄羅斯有2萬5000人戰死,烏克蘭更聲稱俄軍已陣亡多達5萬人。
這意味著在俄羅斯數百萬戰備軍人當中,大多數人不會被徵召。
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分析,這種情況下,部分60歲以上的退役軍人也可能被召回部隊。
俄烏戰爭暴發以來,遭受各國制裁的俄羅斯陷入困境,但情況至少還不到最糟。
然而,一旦下達總體動員令,意味著更多年輕人和戰備軍人將被調派到前線,屆時勢必在國內引發更多不滿,甚至可能危及普京政權。
同時,總體動員令對於改變俄軍頹勢恐怕幫助不大,因為單是要把新進軍人訓練與裝備至具備戰力的狀態,可能就須要耗時超過一年,緩不濟急。
他聲稱,「局部軍事動員」是為了捍衛俄羅斯及其領土。
據路透社報道,動員令發布後,飛離俄羅斯的單程航班成為搶手貨。
當地熱門機票銷售網站Aviasales的數據顯示,所有無須簽證,從俄羅斯直飛國外的航班皆被搶購一空,一些需要轉機的航線也已無法買入。
與俄羅斯接壤的拉脫維亞也以安全為由,表明不會為逃避動員令的俄羅斯人提供庇護。
據報道,局部動員令下達後,俄羅斯國內也爆發了一連串反戰示威。一個監督組織今天(22日)指出,有超過1300人因此被捕。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軍事專家的說法,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戰備軍人最多只能從事站崗等簡單任務,但這根本無法解決俄羅斯當下在戰場上最急迫的問題。
美國CNN的一篇分析也一針見血點出,普京可以叫上所有他想動員的軍隊,但俄羅斯此刻恐怕沒有能力訓練或資助他們。
局部動員令因此不被看好能逆轉俄軍的頹勢。
七、不排除使用核武 普京在談話中也指控西方對莫斯科進行他所謂的「核勒索」(Nuclear blackmail),並宣稱若俄羅斯的領土完整受威脅,該國將「動用一切手段保護人民」。
「這絕不是虛張聲勢。」
「我要提醒你們,俄羅斯也有各類毀滅性武器,其中有些種類比北約國家所持有的還先進。」
一些分析認為,普京這番話是為了合理化俄軍因戰事不利,進而在烏克蘭戰場使用核武的做法。
這無疑是俄羅斯2月進犯烏克蘭以來,最明確使局勢升溫的言論,也印證了近幾個月戰果不彰的壓力,某種程度上已把普京逼到了牆角。
俄羅斯狂人究竟會「不惜一切手段」做到什麼程度,恐怕沒有人說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