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到600万的新加坡,为何能成为东南亚的军事强国

2022-09-24     缘分     17523

人口不到600万的新加坡,为何能成为东南亚的军事强国

新加坡,东南亚的城市国家,人口不到600万。但是,新加坡却是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强国。新加坡的正规军有5万人,预备役民兵等准军事部队有20多万人。一旦战争爆发,新加坡有实力组建一支总兵力超过百万人的军队。新加坡陆军装备精良,有德国造豹2改进型坦克。新加坡的空军有40架F15SG和60架F16战斗机,这百架三代机让新加坡空军颇具较强的进攻能力。新加坡的海军有多艘护卫舰和潜艇,实力较强。未来如果装备LCS滨海战斗舰后,能让新加坡空军具备较强的海上攻击能力。

那么,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不到600万人口的新加坡为何能成为东南亚的军事强国呢?

人口不到600万的新加坡,为何能成为东南亚的军事强国

上图_ 入侵新加坡的日军

第一,历史悲剧的“原动力”。

1942年年初,日军占领新加坡。为了镇压当地军民的抗日活动,报复新加坡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爱国行为,日军对新加坡的华人和其他民众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估计,日军在新加坡屠杀5000人。但新加坡华人估计,日军在新加坡屠杀10万人。

对于新加坡大屠杀,李光耀是悲痛的。在1967年12月,新加坡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落成仪式上,李光耀致辞表达了新加坡政府和人民的心声:“只有我们痛定思痛,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明智而勇敢的巩固我们的未来,我们许多死难的同胞才不至于白白地牺牲”。而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历史再度重演的重要举措,就是让新加坡拥有一支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强大国防军。

人口不到600万的新加坡,为何能成为东南亚的军事强国

上图_ 新加坡里的日本炮兵

第二,建国后新加坡面临的险恶局势和国防安全的缺失,成为新加坡建立强大国防军的现实需求。

新加坡最现实的国防威胁是和马来西亚之间的矛盾。1959年,新加坡成为马来亚内的自治地区。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其他地区合并,成为马来西亚联邦。合并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当局的矛盾迅速突出。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中央政府的社会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的足够预算,双方的经济矛盾迅速升温。马来西亚当局关闭了新加坡境内的银行。

这种矛盾让新加坡选择了独立,1965年秋季,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主权国家。同年12月,新加坡成立共和国。

然而,独立建国之初,新加坡却面临非常严峻的国防安全问题。新加坡国内的军队由三支国防力量构成,第一是新加坡步兵团,第二是马来西亚在新加坡境内的驻军,第三是英国在新加坡内的驻军。其中马来西亚在新加坡境内的驻军能对新加坡构成直接威胁。

人口不到600万的新加坡,为何能成为东南亚的军事强国

上图_ 新加坡地图

通过以上的资料列举就能看出,独立后的新加坡面临2个威胁——

第一是地缘政治威胁,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矛盾时间较长,马来西亚随时有可能会卷土重来,重新占领新加坡。

第二是军事威胁,新加坡独立后境内没有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军队,而马来西亚在新加坡境内直接部署了一个步兵旅,随时有可能占领新加坡全境。

所以,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拥有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国防军既是避免日军新加坡大屠杀悲剧重演的最直接办法,也是应对当时新加坡地缘政治威胁和现实军事威胁的最有效办法。

人口不到600万的新加坡,为何能成为东南亚的军事强国

上图_ 李光耀(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 (图右)

第三,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部长吴庆瑞等人结合新加坡的历史教训和当时的国际环境,结合新加坡的国情提出了建军的思想纲领。

新加坡国防部长吴庆瑞提出了自己的建军思想,吴庆瑞希望利用5年的时间,组建一支新加坡专业化的军队,这支专业化的军队在战争时期能扩军到20多万人。

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的领导人,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军思想。李光耀的建军思路包含以下几点:

1. 全民国防——精干的正规军和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精干的正规军是为了节省一部分军费开支,避免新加坡陷入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让新加坡更好的发展经济。但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和全民皆兵的战略让新加坡拥有非常雄厚的国防后备资源,能让新加坡在战时快速动员扩充军队。

根据新加坡兵役法规要求,所有18岁公民必须服兵役,服完兵役后退役,转为服预备役部队。而政府单位和企业要确保退出现役的公民找工作,同时定期接受预备役军事训练。这就让新加坡保持了一支精干的现役军队,和人数较多成员都为退役军人的预备役部队,这种兵役制度和以色列国防军是基本相同的。确保新加坡平时不会因为养太多军队而出现军备开支负担,避免苏联覆辙。战时能快速动员后备役部队参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