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湄南河附近的房屋及大廈。(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新加坡人在馬來西亞置產時有所聞,但其實很多新加坡人也喜歡在泰國買房。
據泰媒報道,從2018年至今年6月這四年多內,外籍人士在泰國購買公寓的數量為4萬7288套,價值高達2076.6億泰銖(約79億新元)。
購房量居冠的是中國人,四年內共買了2萬7738套公寓,總價值為1168.3億泰銖(約44億新元),幾乎占了這期間外籍購房者市場的近六成。
新加坡購房者則在東南亞國家中名列第一,所購得的公寓總數為960套,價值54.1億泰銖(約2億新元),其次為馬來西亞及柬埔寨購房者。
另外,從去年的數據來看,來自部分國家的購買者房產過戶量也顯著提高。當中,新加坡增幅為10.74%,反映了本地市場人士的購買潛力。
過去四年,新加坡購房者在泰國所購得的公寓總數為960套,總價值為約2億新元。圖為新加坡人在建屋發展局參觀預購組屋模型。(海峽時報)
泰國政府是在2018年放款條例,准許外籍人士持有公寓項目的49%單位,但僅限公寓房產,不能購買有地房產。
《曼谷郵報》引述的數據顯示,目前在泰國的約150萬套公寓單位中,外籍購房者就占據了約6%,或約9萬個單位。
曼谷以外還有更多選擇
泰國不僅是許多遊客熱愛的旅遊勝地,當地的房產價格也較實惠,為投資者帶來更誘人的回報率。
泰國將從10月1日起取消所有入境限制。(法新社)
儘管經濟受到冠病疫情衝擊,但隨著邊境重開,加上泰國當局近日宣布,將從10月1日起取消所有入境限制,即旅客無需出示疫苗接種及冠病檢測證明,這一步有望吸引房產投資者回流。
泰國線上房地產交易平台Lazudi在一篇博文中曾披露,除了首都曼谷,當地其他城市如清邁也是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地點。
有別於市區,泰國也有超過1000座島嶼,包括普吉島、蘇梅島等。這些地方的房產對海外投資者而言,也極具吸引力。
新加坡人鍾愛在清邁置產?
對於新加坡投資者而言,泰國房地產市場並不陌生。
一些本地房地產發展商,如城市發展、凱德集團和星獅地產等,都紛紛進軍泰國房地產市場。
本地房地產發展商凱德集團也進軍泰國市場。(商業時報)
泰國房產開發商巨頭之一尚思瑞(Sansiri PLC),不僅在泰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也在新加坡設有辦公室,滿足那些有意前往泰國置產的國人的需求。
然而,有業界人士認為,若要論及哪個城市是新加坡投資者的最愛,曼谷卻未必是第一首選。
根據Lazudi在文中的分析,曼谷如今已變得相當擁擠,當地生活也與新加坡極其相似。有鑒於此,許多新加坡人多選擇到泰國第二大城市清邁投資房地產。
比起其他泰國熱門城市,清邁的房價較低,能讓新加坡中等收入投資者在那裡爭取到優質房產的投資機會。
清邁如今與馬來西亞柔佛「並駕齊驅」,獲得獅城房產投資者的青睞。
預估數據顯示,清邁的房地產價格,在三到五年內預計能為投資者帶來高達40%的資本收益,反觀曼谷的資本收益則約為20%,差異不小。
分析指出,許多新加坡人傾向於到泰國第二大城市清邁投資房地產。圖為清邁一棟公寓外觀。(網際網路)
泰國新政策擬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
另一邊廂,泰國似乎也有意進一步開放讓外國人擁有當地的土地擁有權,換句話說,可以購買有地住宅。
泰國政府的一名發言人說,經內閣批准後,外國人將被允許擁有最多1萊(約1600平方米)的土地,但他們需滿足以下條件:
三年內對泰國的房地產、證券或基金投資4000萬泰銖(約153萬新元)以上。
該計劃將在五年後再次進行審查,並旨在為泰國經濟注入1萬億泰銖(約390億新元),並促進8千億泰銖(約30億新元)的投資。
與此同時,泰國也熱衷於吸引更多專才及退休人士,因此在該計劃下,投資者也將獲得稅務優惠以及十年簽證。
泰國有意開放讓外國人擁有土地擁有權。(法新社)
不得不說,泰國的這個新條例確實很有吸引力,能夠讓一些新加坡中產階級有機會實現「當地主」的夢想。
然而,待新條例推出後,恐怕本地投資者的手必須夠長夠快,才能搶得過目前「稱霸」泰國海外購房者市場,荷包深不可測的那些中國投資者們。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