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疑水獺闖私宅大快朵頤,池塘40多尾魚被啃食到僅剩魚頭和魚骨,屋主心疼不已。
事件發生於2日早上,地點是杜尼安路一帶的柏里瑪路(Berrima Road)私宅。
女屋主譚宛嬰(36歲,項目主管)昨早受訪時繪述,當天早上起身後,就驚見池塘里的「慘狀」。
「我們家養了40多尾魚,除了一條存活,另外幾十尾都被吃得乾乾淨淨,僅剩魚頭和魚骨,簡直慘不忍睹。」
譚宛嬰父親最愛惜的錦鯉被咬到慘不忍睹。(受訪者提供)
另一棟私宅的女傭(32歲)受訪時說,當天他們家的水塘里也死了兩尾大魚。
譚宛嬰認為,或是城市發展的關係影響到野生動物得四處覓食,所以水獺闖進民宅吃魚事件還是會發生。即使加固籬笆作為防範措施也很難遏制,當局應該正視。
「爸爸最心愛的錦鯉被咬到慘不忍睹,我們很心疼,還沒去想將來是否還養,這些都需要過一些時間再決定。」
她說,吃魚「兇手」早已不見蹤影,但她懷疑是附近的水獺所為。
「我們一家約2000年搬到這裡,院子有兩個池塘,飼養了錦鯉、食藻魚(algae-eating fish)和清道夫魚(albino sucker fish)。」
她透露,有些魚的價格是上千元起跳,遭殃的這些魚加起來價值超過2萬元(約6.4萬令吉)。雖然有一尾鯉魚免於毒手,但也被咬掉魚鰭,傷勢不輕。
「我們真的希望它能活下來。」
自2017年以來,新加坡水獺的數量幾乎翻了一倍,達約150隻。
《海峽時報》報道,水獺在新加坡被列為極度瀕危動物,但自2017年來,其數量幾近翻了一倍。
國家公園局野生動物管理高級署長呂福明博士說,在新加坡城市環境中的水獺群受到環境限制,以及有合適的棲息地。
他透露,水獺具有很強的占領土地意識,空間競爭以及水獺幼崽死亡率將進一步地限制數量的增長。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