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理,谁没见过啊,也许你会说。确实,我们总能看到他西装革履,奔赴于国际峰会、国庆群众大会、国会演讲和各种论坛之间;也总是看到他穿着粉色衬衫,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喝一口“神水”就轻易切换一种语言;在危急时刻听到他的演讲;在庆祝时节见到他的笑容。
我见过他无数次,听他说话无数次,但都是透过屏幕。
图片来自网络
而这一次,通过学校(华中语文特选项目),我获得了和新加坡总理、副总理以及其他政府官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这个故事还得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说起,总商会成立于1906年,一个世纪以来,见证了新加坡历史的发展:从英国殖民时期、太平洋战争、新马合并到独立建国,它在各个阶段都发挥其影响力。截至2016年,新加坡的4,000多家公司和150多个行业协会为该组织的成员。
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又与时并进的组织从来都和新加坡的历史、政治、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的存在更是关乎到这个国家的苍离命脉。 58年前的中秋节,建国总理李光耀主持了中华总商会大厦落成仪式。而今日的中秋节,是李光耀之子李显龙总理主持总商会文化馆大厦开幕仪式,这样的传承何其珍贵。 华侨中学的学生,包括我在内得到了这个殊荣,来为总理和其他贵宾们做商会大厦文化馆文物的导览员。
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训练后,我们都已经对总商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牢牢记住了自己的讲解内容。但是早上九点来到总商会的威严的朱门外,看到停著的警车、前方的安保系统以正颜厉色的保镖们,我们还是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接下来要接待的,是新加坡最高国家领导人啊。
通过安检后,我们便来到各自的地点做最后的准备。准备总是做不完的,秘书处、保镖处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不断地检查我们是否有准备好(我们有没有在图谋不轨)。保镖叔叔往我们面前一站,威风凛凛,我顿时觉得自己矮了一大截,说话都没底气了。但李总理比眼前这位还要高啊,我想像著一会的情形,瑟瑟发抖。 “总理副总理还有五分钟上来,请准备……”
“三分钟……最后安保清查。” “两分钟,已经到电梯口了……” 下一刻我抬头,一大堆的人呼啦啦的朝这边靠近。有扛著录像机、摄像头、闪光灯的,有拿着公文包笔记本电脑的、有提着医药箱的,当然,还有十多位西装革履的政府领导人以及总商会董事们。没有时间诧异总理出行的阵仗了,我和搭档赶紧吊起一口气,确保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来宾们。
没想到还不等我说话,总理倒先开口了,他笑呵呵地:“你们好。” 我自是回以一个笑容,“尊敬的总理,副总理,部长们,总商会高会长,黄前会长,董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不会告诉你这几个人的名字我背了一万遍的) 在自我介绍后,我们对文物的讲解就进入了正轨。我负责讲解的是清朝政府颁发给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的关防——也就是官印,“文书无印不成其公文,不足以取信天下。”总商会的一切公文往来、商业贸易都需要此印为证,才能生效。它虽体积不大,但从古至今扮演的都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来宾们都认真聆听着,总理突然上前一步,仔细端详起那枚关防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