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们那篇文章吗?新加坡在ITIMSS国际教育评估中名列第一,当时有不少人怼我们。
其中一句话是新加坡出了多少大科学家?怼得没错,科技领域的话的确没有,现有研究机构里的领军人物很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新加坡残酷的精英教育了。在立国之初,李光耀就明确了,新加坡不养闲人,不搞福利社会。从小到大,孩子们经过层层过筛,被放置在对应的位置上。
一些政府部长,包括李显龙都是当年的学霸,承担重要社会责任,年薪百万新币。当然不好好学习的,只能做体力活,每月两千新币左右,甚至体力活也有可能被顶掉,因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劳工更便宜,几百新币。
这种准应试教育的好处在于,可以培养大批技术和业务型人才,但难以出大师。新加坡的学生也是蛮累的,上午上学,下午去补习中心,晚上有的还要加个舞蹈什么的。
有的家长就想到了改变这种状况。在翻看新加坡国大校友通讯的时候,看到一个学长讲他为什么要移民澳洲。为了孩子不用早出晚归。
发布于:新加坡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