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民酸「又吃免費餐」 美女議員用這招證明「我有付錢買面」

2022-10-13

孫雪玲在臉書po出福建面美食照,卻引來網民質疑「又吃免費餐」。(取自臉書/紅螞蟻製圖)

作者 王震宇

日,網上又掀起關於「當議員是否有特別福利」的熱議。這次引發熱議的是一種平民化的美食:

福建面。

被網民點名的,是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她也是榜鵝西單選區的議員。

事源上周六(10月8日),孫雪玲在臉書po出一張用餐前的照片,寫道:

「終於吃到福建面了!」

然後附上幾張和居民的合影。從著裝來看,她應該是在周末忙完公務後大快朵頤。

被網民酸,等餐又被婦女嗆

豈料兩天後,孫雪玲又再次發文,並在標題就聲明:

「我有付錢買福建面,也和其他顧客一樣等候取餐。」

原來,兩天前的那則貼文,竟引來有些網民留言酸她:又吃免費餐。

紅螞蟻今天細細掃過第一則貼文的留言區,並未發現有任何酸民留下的「足跡」。反倒是孫雪玲在新po文中附上的合成圖,有一小塊網民留言的截圖:

(取自臉書)

孫雪玲說,她對福建面的酷愛可能引來了網絡噴子(troll),以及散播謠言的人。

「當我回復他們的網上留言,說我有自己付錢買福建面,他們說我享用免費餐並不屬實時,他們就趕緊刪除了留言。」

她也進一步澄清說,她和普羅大眾一樣,點餐後也必須等候取餐。

孫雪玲還將這個等取福建面的過程詳細地交代了一番:

等候時間很長,所以她在旁邊的桌子等了兩次 —> 然後去購買其他物品(附上的照片顯示買的是一些糕點)—> 呼叫器響起時,她就返回攤位取餐。

孫雪玲說自己並沒有插隊,點的食物也是自己付錢。(取自臉書)

之所以要如此巨細靡遺地描寫,應該是當時在攤位前有一名女顧客提出了質疑。

孫雪玲透露,這名女顧客嚷道,她是仗著議員的身份,才會比其他顧客更早領取福建面。孫雪玲再次「喊冤」說明事實並非如此。

她說,自己不但沒有插隊,領餐時還被女攤主大聲叫罵,攤位附近的幾桌顧客應該都有聽到。

紅螞蟻猜想,孫雪玲之所以會被女攤主罵,可能是呼叫器響起後沒立即去取餐?

無論如何,字裡行間的重點就是,她和其他食客一樣,被攤主一視同仁,同樣會被罵,因為「大部分的食客都被她(女攤主)罵過。」

等餐被人嗆是不是插隊,取餐時又被攤主罵,就連po個美食圖也被酸「又吃免費的」,這接二連三的遭遇,讓孫雪玲希望這個社會能變得美好些。

「對於那些要散播謠言,造成不和諧的人,我建議你利用時間想想如何散播歡樂,或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如果我們能善用正能量,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網民作證:飲料也是她自己付錢!

貼文一天內吸引5000千人按贊,不只國會議長陳川仁留言打call,也有許多網民給予鼓勵和支持。

以下這名網民自稱,他當時和妻兒就在「事發現場」,孫雪玲在等餐時曾和他聊天,他還親眼看到孫雪玲買飲料時有自掏腰包。

另有網民力挺說,對於這些謠言無需多加理會。 「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不必管這些人怎麼說,真相終會大白。」

還有網民說,他曾在小販中心遇過幾位部長和議員,親眼看到他們都有親自排隊,並為自己點的食物付錢。他們並沒有享有特權。他還曾經兩度看過李總理在小販中心排隊點餐及付錢。

「福建面事件」的熱議,也順帶宣傳了這個「攤主態度不佳但仍大排長龍」的攤位。 網民都很好奇,在哪裡可以吃到這麼一盤「被罵也要忍、再久都要等」的福建面?

答案就在孫雪玲的貼文里。

番外篇:自掏腰包買禮物

除了「福建面事件」,孫雪玲在臉書po出的一些小細節,也無形中證明了「議員沒有特權」。

在10月9日的一篇貼文,孫雪玲po出一張和店家的合影,手裡握著的是為女兒購買的生日禮物。

(孫雪玲臉書)

她在貼文中特別註明了禮物的價格:「15元9角」。

紅螞蟻倒是覺得,買禮物、吃碗面、喝飲料自己付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一個本該天經地義的事卻被有心人拿來「質疑」,「被質疑的對象」還煞有其事地解釋一番,感覺社會上太閒空喜歡「看圖作文」的人似乎變多了。

留言前不妨想想可能性高不高嘛。

新加坡小販們又不傻,如果有議員要求吃「霸王餐」,小販會悶不出聲咩?如果是小販自己出於某種原因想請議員「免費吃吃喝喝」,那完全是他們的自由,輪不到我們置喙。

小販與客人之間的人情味,並不需要貼上價格標籤。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大馬網友揭露「馬勞」回國後都愛扮有錢人!在新加坡打工時就吃Maggi面!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 【數據PK】上海 VS 新加坡:生活成本大比拼,你更青睞誰?
  • 九歲抗癌小勇士重返校園!愛與支持照亮生命之路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