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釣魚詐騙捲土重來 26人被騙走近4萬新元

2022-10-15

左圖:釣魚簡訊中的連結,將受害者引導去一個假的銀行登錄頁面。右圖:釣魚網站盜取受害者所輸入的銀行用戶名和密碼。(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假冒銀行的網絡釣魚詐騙簡訊捲土重來,本月已有至少26人誤墜陷阱,損失金額至少3萬7000元(新幣)。

新加坡警察部隊前日發文告說,近來頻頻出現假冒銀行的詐騙簡訊,呼籲民眾提高警惕。

《聯合早報》報道,其中一種常見伎倆是以「+1 (800) 11」或「+168730」等號碼發出簡訊,聲稱受害者的銀行戶口出現異常而被封鎖。

受害者點開簡訊中的連結後,就會進入一個假的銀行網絡登錄頁面。一旦受害者提供用戶名、密碼和一次性密碼(OTP),就會授權給騙子登錄他們的網絡銀行帳號,將存款轉走。

另一種詐騙手法則以「SMSAlert」名稱發出簡訊,聲稱受害者的銀行卡因為安全因素被鎖上,必須聯絡特定WhatsApp號碼了解更多詳情或重啟銀行卡。

騙子藉此聯繫上受害者後,會告知他們的戶口因為涉及異常活動而被凍結,必須提供個人資料和銀行資料來驗證。

隨後,受害者就會收到真實銀行發來的一次性密碼,騙子這時也會要求受害者提供一次性密碼來重設帳戶。

受害者會再次收到銀行發來的簡訊,確認他的用戶名或密碼已經更改。這也是騙子提高可信度,博取受害者信任的手段之一。

接著,騙子就會在通話中繼續向受害者索要一次性密碼,來添加收款人或將存款轉走。受害者直到發現銀行戶口出現未經授權的交易時,才發現自己受騙了。

警方呼籲民眾提高警惕,強調銀行人員不會通過電話或簡訊索取銀行資料和一次性密碼,也不會發送附上連結的簡訊,民眾不應點開不明簡訊中的可疑連結。

如果銀行戶口或銀行卡疑似出現問題,應該向銀行的官方網站或渠道驗證。

此外,公眾也不應將個人資料、銀行資料或一次性密碼透露給任何人。若發現詐騙交易,應馬上通知銀行。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魏成輝晚宴風波:部長們與蘇海金的偶遇,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 主持一姐愛女:「中國人都是傻X」 慘遭劇組除名
  • 中國小伙接神秘任務:繞飛3國入境新加坡,將14部手機丟垃圾桶!
  • 荷蘭生產罐裝羽衣甘藍或含橡膠碎片 食品局下令召回
  • 吉祥寶聚寺舉辦一系列活動 歡慶衛塞節
  • 慈濟辦兩天七場浴佛典禮 預計吸引兩千人參與
  • 表揚家長與學前教育者之間合作 「我們的好家長」即日起接受提名
  • 子女憶母親口頭禪和暖心小事 道出母愛的動人模樣
  • 百萬元組屋成交量創紀錄!大巴窯單套最高14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