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國內創投圈紅人張穎的一條朋友圈火了,內容是他說感覺認識的投資人企業家好像都在新加坡。
實際上,這不是他的錯覺。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新加坡富豪榜前十名,有一半都是來自中國內地,包括SOHO的張欣,融創集團話事人孫宏斌,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等等。
還有一些新貴,比如幣圈大佬趙長鵬,阿里副手蔡崇信。 就連阿里的18羅漢之一,被稱為支付寶女王的彭蕾,也被曝出移民新加坡。
可以說,新加坡成為了富豪們移民首選。 不止是國內,新加坡周邊的柬埔寨、菲律賓等的神秘富豪們也在陸續往新轉移。
甚至連俄羅斯、印度、英國這些地方也有大量富豪流出。
像戴森創始人,前英國首富,詹士戴森,三年前帶著全副身家移民新加坡,還因此拿了個獎。
據說這個獎項是新加坡官方對個人最高級別的認可,相當於戴森在英國老家被封爵。
為什麼新加坡突然就火起來了呢? 一個很基本的原因是,新加坡在全球疫情大流行里逆市取得了進步。
去年新加坡的人均GDP達到了7.2萬+美元,成為亞洲GDP最高的國家,全球排名第5。
在中日韓都為人口發愁時,新加坡已經實現了人口的正增長。
同時,新加坡的製造業也玩得很高端。
生產的都是些什麼微陣列、熱循環儀、助聽器、質譜儀,還有半導體設備等等。
後疫情時代,不管病毒是否還流行,新加坡這做的都是最賺錢的生意。
根據彭博創新指數,21年新加坡的製造業產值已經上升到全球第二位。
不止如此,新加坡的金融也搞得如火如荼,什麼web3.0、元宇宙、區塊鏈、虛擬貨幣等等都在那邊很火。
雖然社會上很多人覺得這些新玩意是騙局,但新加坡人能靠此賺錢卻是真的。
更重要的是一點是,那邊真的是避稅天堂。
就拿上海做個比較,同樣的企業所得稅,上海稅率為25%,新加坡是17%。
更別提富豪們在意的遺產稅之類,放別的國家最多能給你做到98%,新加坡乾脆就不收。
如果移民成功,總的稅額還會更少。
乍一看一切都很美好,好像再不移民去新加坡就來不及的感覺,但其實,現實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
就拿富豪來說,因為來的人實在太多了,於是從去年到今年初,新加坡盛傳一個流言,說政府要對富豪徵收「財富稅」。
雖然這個傳言被證實是假的,但能傳出來還騙到這麼多人去相信。
至少說明社會對政府有如此想法並不意外,這也可能反過來促成政府真的考慮財富稅。
而現實是,加稅真的來了。
今年8月,新加坡即將就任的總理黃循財在採訪稱,政府考慮從5個方面向富人增稅。
從遺產稅重啟,到資本利得稅、財富稅,還要減少慈善稅優惠和增加現有稅率。
這個未來總理,現在的身份是新加坡財政部長。
而更早前,去年7月新加坡金管局局長表示,新加坡未來可能需要徵收房產增值稅。
說白了,就是看人多了就準備下手了。
不過這對富豪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事,畢竟你要收錢了那我就移民去其他地方,反正他們有錢,試錯成本多的是。
真正慘的,是那些舉家移民過去的中產階層。
因為富豪們過去新加坡後混得風生水起,不少中產也跟著動心了。
他們之中有跟著企業一起轉移的,有單純出來闖闖改變生活的,但相同的是絕大多數中產都是拖家帶口。
這些人興致沖衝來到新加坡,沒想過第一關就如此容易。
因為新加坡的簽證是真的簡單。
只要本科學歷和月薪5000新幣的offer即獲得工作簽,事後還能把家人帶過來,擁有家屬簽。
但困難,才剛剛開始。
由於富豪們大量購置房產,新加坡的房產市場走上了高速路。
據新加坡當地房產中介介紹,今年5月他做成的13筆訂單,全部由中國客戶幫襯。
房價成了中產新移民跨不過的坎。
新加坡的房屋類型主要有兩種,一個是組屋,類似我們的經適房,均價在1w5上下。
看著便宜,但非本國國籍或長居證持有人或二者的家屬不能購買。
新移民只能去買價格高昂的商品房公寓。
新加坡的公寓,其實在這波漲價之前早就在全球以貴著稱,現在更是去到12萬人民幣的平均單價。
就這,還沒算上外國人購房的高額稅費。
再厲害的中產,想拿下100平的新加坡公寓,還是有點吃力。
買不起,還不能租嗎?
不好意思,樓價飆升順帶炒起了房租、酒店,甚至車牌和夜場消費等等一系列下游物價。
尤其是房租,最近一年來,新加坡房租普漲了三到五成。
今年5月,一個美國女生在新加坡因為抱怨租金上了新聞,她的小公寓租金達到了1萬新幣/月,摺合人民幣接近5萬。
這個價格,能在國內一線城市租到最頂級的小區了。
除此以外,子女的教育成本,新加坡的日常開銷,每樣都不低。
上個月外媒報道,新加坡的擁車證價格,類似我們拍牌費用,上升到11.3萬新幣,在國內足夠換一台奧迪A6。
有了車,總得燒油吧。
新加坡今天實時的95號汽油價格,是3.08新幣,摺合人民幣15元,幾乎是國內油價的兩倍。
要是用電吧,新加坡電費也漲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新加坡電費計算和我們不同,他們按房屋大小和家庭人口等計算。
有新加坡網友和家人住一套4房的組屋,最近一個月電費多交了8元新幣,摺合人民幣40塊。
那不買車,打車總行了吧?
現實是新加坡的計程車計費標準也上調了0.5到0.8新幣,近期的新加坡人直呼打不起車。
如今的新加坡百物飛騰,就連吃飯買個蔬菜,菜價也漲得起飛。
如果是帶娃甚至多胎家庭,生活成本簡直不敢想像的高。
因為新加坡的公立學校資源緊張,新移民往往只能給子女報讀學費昂貴的國際學校。
但要是讀國際學校,在國內也可以,何必跑到新加坡去?
而隨著政府進一步縮減公立學校的規模和報讀名額,可以預見的是國際學校的學費還會繼續上漲。
就算運氣好,獲得長居證,或是和新加坡本地人結婚生娃的,政府公立學校也在漲價。
外媒報道,新加坡打算從2023年起對中學和小學每個月的學費上調150和50新幣。
如果孩子到了大學,則更誇張。
以最頂尖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國際學生學費上漲了2000新幣,總價來到66650新幣一年。
新加坡國立這一漲,其餘5所頂尖大學也跟著一起漲。
雪上加霜的是,新移民的伴侶找工作更難了。
新加坡政府最近關閉了家屬簽證的工作渠道,導致養家餬口的重擔完全落在了擁有工作簽的一方。
這兩天看到文章說,月薪1萬新幣的技術職工移民家庭在新加坡只能過非常清貧的生活。
而據老徐所知,新加坡中國企業職工的薪水,平均只有1.2到1.6萬新幣左右。
富豪移民新加坡是「養錢」,中產移民新加坡則是純純的當炮灰啊。
前期吸引移民,後期下刀收割,新加坡像極了交友軟體上的「殺豬盤」。
這點上,新加坡和越南極其相似。
越南在近一兩年,也是靠一堆堆數據和「東南亞藍海」的大餅忽悠了無數人到來開廠和移民。
「大忽悠」無限催化後,越南的金融和樓市爆火,華爾街來這裡獵殺,李嘉誠到這裡建房。
結果現在越南人承受不起房價,移民根本不考慮高價住房,樓市先暴雷了。
再有,越南富豪暴斃,名下銀行醜聞曝光,發生瘋狂擠兌,當地人人人自危。
越南敢說自己超越中國也尚且如此,何況新加坡。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不信邪的,說什麼也要在中國賺錢後把資產全部轉移到新加坡去。
寧願在那邊做二等公民,也不願意建設下祖國。
對這些人,巴菲特早有定論:沒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國賺錢。
歷史也證明了, 凡做空自己祖國的,沒有幾個能笑到最後。
前有李嘉誠,後有潘石屹。
甚至現在涼涼的許家印,早年間堅持在國外買房,前幾天還被曝出是倫敦最貴別墅的真正業主。
如今的他們,過得早就不如從前那般瀟灑。
反觀凈賺才26億,卻一出手就是160億捐款的曹德旺,做空和做大中國,孰好孰壞,高下立判了。
而即使拋去這些所謂國運、格局的東西,回歸新加坡熱的現實問題上。
新加坡看似一個中立而穩定的已開發國家,實則命運並不把握在自己手裡。
一個國土面積不如深圳一半,人口只有香港特區八成的真彈丸之地,軍隊只象徵性存在。
要是窮到極致也就算了,但新加坡肥得流油,最容易惹人眼紅。
在全球局勢動盪的日子,誇張點說,這裡的人過了今天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
而這些,才是新加坡不為人知的殘酷現實。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