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或導致多種傳染病惡化 專家:我國更須防病毒「入境」

2022-10-18

今年年中,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一項報告指出,四項氣候變化的關鍵指標都記錄了驚人數字,包括溫室氣體濃度、海平面上升、海洋變熱,以及海水酸化。

地球持續暖化,人類時不時得承擔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無形中也危及身體的健康。長期「炙烤」在酷熱氣溫里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後遺症」就有熱衰竭、中暑,甚至加速老化。

如今,又有一項新研究帶來壞消息——氣候變化可能會增加傳染病風險,對人們造成更直接的衝擊。

來自夏威夷大學的研究員分析了十種緊急情況,如熱浪、乾旱及林火等,如何影響上百種傳染疾病後發現:

在375種傳染病中,有多達218種或相等於58%,會因10種極端天氣的其中一種變得更嚴重。

北極暖化的速度比地球其他地方來得快。(法新社)這項研究並沒有詳細計算特定疾病變化、機率及規模與氣候變化的關聯,而是找出極端氣候可能會引發哪些疾病暴發。

比方說,乾旱會使蚊子集中在有限的水源周圍附近,從而加劇西尼羅河病毒等擴散的風險。

此外,環境降解(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以及自然棲息地的流失,也迫使攜帶且會傳染病毒的動物,如嚙齒類動物和蝙蝠,居住得更靠近人類。

人類與這些動物的距離越近,或使漢坦病毒(經由老鼠傳染給人類)及尼帕病毒的傳播風險增高。

全球暖化也導致冰帽(ice caps)及多年凍土層(permafrost)融化,暴露出長期冰凍在地底層的病原體。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喬納森帕茲是這項報告的聯合作者。他指出:

「如果氣候正在改變,這些疾病的風險也會出現變化。」

碳排放成最大「敵人」 澳洲一家煉油廠排放出氣體。(路透社)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

遏制溫室氣體排放,對於減低氣候變化引起的疾病傳播至關重要。

研究員再三強調,全球急需減少碳排放。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楊·鮑徹(Yann Boucher)也認同說,雖然我國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革以助減輕疾病傳播,如確保建築物有完善的通風系統,以及良好的排水系統等,但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上述這些方案)可以控制疾病傳播,但不會消除問題。若我們不以長遠的規劃來思考,並開始減少碳排放,那這個問題在未來會變得更嚴重。」

人們確實都可以盡一分力,不僅能減少氣候變化的嚴重性,也可以減低病毒的傳播,甚至根除新病毒暴發的可能性。

若不及時「止血」,氣候變化引發的連鎖效應,可能不只會使傳播性疾病病毒惡化,還會從其他方面讓人類感受到這個危機的衝擊。

實際上,從某程度上來看,人類已經在承擔上述問題的後果。

世界經濟論壇健康和醫療保健領導人Shyam Bishen解釋說,氣候變化也正使一連串的健康問題惡化,包括因極端氣候事件導致受傷或過早死亡、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增加,以及心理健康惡化等。

專家:關鍵是預防病毒「入境」新加坡 專家指出,新加坡是一個旅遊樞紐,病毒可能會從其他地方被帶進來。(海峽時報)在新加坡,除了這兩年多來的冠病疫情,過往還曾出現過瘧疾、茲卡以及猴痘,這三種病毒也被研究員歸類為因氣候變化而造成惡化的疾病。

如同經由埃及斑蚊傳播的茲卡病毒,國人更為「熟悉」的就是骨痛熱症,而今年因伊蚊肆虐,還一度使病例飆漲。

專家曾點出,骨痛熱症情況之所以會惡化,部分原因也是本地氣候時而炎熱、時而潮濕所致。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Alex Cook)副教授告訴本地媒體:

「氣候變化之際,蚊子品種的整體地理範圍也隨之改變,因此我們會觀察到,相比歷史上的記錄,骨痛熱症如今會在更遠離赤道的地方蔓延。」

我國骨痛熱症病例今年有飆漲的情況。(聯合早報)鮑徹副教授則表示,雖然我國不會被「水性病毒」侵襲,但也有另一個關鍵因素極需關注。

「幸運的是,有鑒於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我們不會遭遇大風暴及颶風,所以暴發水性傳播疾病(water-borne diseases)的可能性較低。但新加坡面對的問題是,我國是一個旅遊樞紐,病毒會從其他地方被帶進來。」

鮑徹舉例說,猴痘、冠病、及茲卡病毒,都是受感染旅客入境我國後開始傳播。

「我們需要知道其他國家的情況,而某種疾病能以什麼樣的方式被帶來新加坡,因為如果該疾病能在其他地區出現,就會有可能通過旅遊管道出現在這裡。」


相关文章

  • 泰國父母自製家庭色情片 九子女全下海最小十歲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誤信網戀男友生病 馬國女子轉帳166次被騙28萬元
  • 羅厘遇車禍九警員亡 警區主任親自申請延扣司機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女導遊涉收逾91萬新元旅遊團費後失聯 姐姐急劃清界線
  • 泰國多地出現豪雨天氣 當局在22省發布土崩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