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售:春景花园集售委会准备调解 !景星园再集售要价12.8亿

2022-10-25     缘分     16620

集售:春景花园集售委会准备调解 !景星园再集售要价12.8亿

春景花园部分屋主提反对意见 集售委员会准备参加调解程序

集售:春景花园集售委会准备调解 !景星园再集售要价12.8亿

春景花园部分屋主认为,价格和各单位收益的计算方式不合理,而且集售过程不够透明,

向分层地契局提出反对。(档案照片)

春景花园集体出售计划遇到阻碍,部分屋主向分层地契局提出反对,集体出售委员会已委任法律顾问并准备参加调解程序。

春景花园(Chuan Park)屋主上个星期收到负责集售事宜的律师事务所发出的通知,指共拥有10个单位的屋主向分层地契局(Strata Titles Board)提出反对。分层地契局将进行调解,目前还未确定第一次调解会的日期。

分层地契局必须在第一次调解会之后的60天内让双方达成共识,若调解失败,同意集售的屋主必须申请由高等法庭发出销售令。集售委员会已委任律师进行调解,并在必要时代表多数屋主向高庭申请销售令。

位于罗弄泉的春景花园于今年7月以私下协议的方式出售给由鑫丰地产(Kingsford Development)和中冶置地(MCC Land)组成的财团,交易价为8亿9000万元。这项交易由房地产咨询公司ERA促成。

春景花园属于99年地契项目,有444个住宅单位和两个商用单位。根据2019年市区重建局的发展总蓝图,项目占地40万零588平方英尺,总容积率为2.1,总楼面面积可达84万1236平方英尺。

交易完成后,每户家庭可获得大约116万元至253万元。共持有10个单位的数名屋主认为,集售价格和各单位的收益计算方式不合理,于是在大约两个星期前向分层地契局提出抗议。

根据他们提呈给当局的文件,春景花园在2017年进行上一轮集售计划时,最高总楼面面积为8万9824平方米(96万6857平方英尺),相当于容积率2.4。可是这一轮集售价格却是按照2.1的容积率计算,总楼面面积比2017年少了13%。

其中一名屋主陈媤媛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买主在选购权书开出九项可无赔偿退出协议的条件。其中一项是总楼面面积必须有至少8万9824平方米,也就是市建局在2017年回复关于发展基线询问时的面积。容积率相当于2.4,那为何要按照2.1的容积率计算要价?”

她指出,容积率提高,意味着发展商可建造更多单位,还能省下一笔大约9300万元的土地增值费。

在收益计算方式方面,单位的分层面积(strata area)和分层地契份额(share value)在计算时的比重各占5%,但市场估价则占90%。提出反对的屋主认为,这种计算方式对春景花园对多数屋主不利。他们也认为,集售委员会和ERA在交易前与屋主欠缺明确沟通。

由于保留价数次变动,屋主不清楚在不同时段签名同意集售的屋主人数和价格。一些屋主误以为已有超过八成屋主接受8亿6000万元的价格,于是也同意以这个价格出售。春景花园展开这一轮集售初期的指示价为9亿3800万元,之后一度调低至8亿6000万元,但后来提高到8亿9000万元,这比原来的指示价低了5.11%。

另一名屋主陈家京认为,集售过程应该更公开透明。

他受访时说:“委员会和ERA取得八成屋主的同意后,并没有即刻告诉我们确切的百分比以及买主是谁。我认为,他们有责任及时公开这些信息。我们并不反对集售,但我们希望大家能秉持诚信,保持过程透明。”

景星园再集体求售 要价维持在12.8亿元

集售:春景花园集售委会准备调解 !景星园再集售要价12.8亿

景星园再次集体求售,容积率尺价比5月首次招标时上涨2.6%。(世邦魏理仕提供)

位于实龙岗花园的私宅项目景星园(Kensington Park)再次推出市场招标,要价维持在12亿8000万元,是今年来要价最高的集体出售项目。

这座位于肯新顿园通道(Kensington Park Drive)的公寓在今年5月进行集体出售招标活动,但以流标告终。

负责销售的房地产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星期二(10月4日)发表文告说,项目要价12亿8000万元,这包括2亿零980万元的土地增值费,相当于容积率每平方英尺1444元。

若把占总楼面面积7%的额外阳台面积和2亿7310万元的土地增值费计算在内,容积率尺价相当于1407元。

政府上个月调高住宅用地的土地增值费,导致整体地价上涨。景星园这次招标的容积率尺价与上一轮5月招标时的1371元容积率尺价相比,上升了2.6%。

这幅地段面积为49万1000平方英尺,地契始于1878年,是新加坡最大的999年地契住宅地段之一。根据市区重建局的2019年总蓝图,这幅住宅地段的总容积率为2.1,最高可建24层楼的建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