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潮商。」潮汕商人作為一個群體出現可追溯至明代,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洗禮而不衰。特別是近代以來,影響力日益擴大,湧現出李嘉誠、黃光裕、馬化騰等商界巨頭。
在東南亞,潮商更是富豪榜的常客。例如泰國首富謝氏兄弟(謝國民、謝中民、謝正民、謝大民),「泰國酒王」蘇旭明,馬來西亞的劉子君、鄭鴻標,新加坡的吳清亮(Goh Cheng Liang)。
根據福布斯2022新加坡富豪榜顯示,這位95歲的「塗料大亨」身家雖然下降30%至1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0億元),仍連續第3年位居第三,他也是榜單中年齡最大的上榜者。
吳清亮祖籍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大吳村,上世紀20年代在新加坡出生,一家人住在貧民窟,靠著母親在洗衣店工作及姐姐賣街頭食物維持生計。為了補貼家用,13歲時便開始學做生意,可能是與生俱來的經商天分,不過兩三年時間,就賺到兩萬多新加坡幣。
當時,五千新加坡幣就能買一套房子了。但吳清亮想要干一番大事業,在朋友的建議下開了一家汽水廠,結果由於經驗不足,僅僅一年就倒閉了。無奈之下,他只好重新當起打工人,到一家五金商貿行賣油漆。勤勞能幹再加上頭腦靈活,很快就讓他成為店裡數一數二的銷售員。
吳清亮並不滿足於此,心裡始終沒忘記要成為一名老闆,四處尋找商機。40年代末自己開了一個小作坊,專門販賣二手油漆。他用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別人不要的廢漆、廢料,把各種溶劑顏料和化學品混到一起進行加工,不懂的地方就請教老師、查書籍,最終成功變廢為寶。調配出的鴿牌油漆(Pigeon)頗受歡迎,他也因此獲得「臭漆王」的稱號。
時間來到60年代,日本塗料控股株式會社(Nippon Paint)想在新加坡設立工廠,拓展東南亞市場。這家成立於1881年的日本最大塗料企業,成功相中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吳清亮。雙方合資成立了「立時集團(Nipsea)」,由日方負責提供產品和技術。
吳清亮的經商天賦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主導集團的經營、銷售。他以新加坡為據點,先後開拓了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市場並開設分公司。隨著規模不斷擴大,雙方就控制權展開反覆爭奪,最終以吳清亮家族成為日塗控股最大股東告終。去年他的兒子、立時集團董事長吳學人,成為這家日本百年企業的掌門人。
如今的立邦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塗料企業,業務涵蓋裝飾塗料、建築塗料、工業塗料、汽車塗料、船舶塗料、廚衛底材等多個領域,去年營收達到88.9億美元。
身在海外,心系桑梓。1990年中國與新加坡正式建交,同年立時集團開始籌划進入中國市場,以「建立邦交」的寓意定下了「立邦」這個品牌名稱。時至今日,立邦中國在國內擁有超過70家生產供應鏈基地,在上海建設3萬平方米的亞太研發中心,員工約1.1萬人。
立邦已連續11年蟬聯「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首選塗料類品牌」首位,連續8年蟬聯「2022中國塗料企業100強排行榜」第一,去年銷售額達到626萬噸、銷售額329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塗料企業。
雖然從未在潮州生活過,但吳清亮一直對家鄉的發展念念不忘,累計捐贈物資5000多萬餘元。包括修建大量的橋樑、道路、發電廠、水廠,以母親名字命名的「秀英亭」和「秀英園」,使得大吳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建校育人,以父親名字命名的「松昌中學」等等。
(文章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