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云天德教授接受了采访。也是新加坡官委议员的他,以开放坦诚的态度分享了他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
Q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对政策制定者又有什么影响?
在短期内,个人认为包括新加坡和中国在内许多国家所面临的明显问题是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相应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对抗通货膨胀,毕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指标都非常低。
西方经济体对抗通货膨胀的方式基本就是加息,这会对许多人产生巨大影响,例如有抵押贷款的人,需支付的贷款利息会大幅上升。较高利率往往也会造成资金外流问题,令该国货币汇率走弱,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可以接受的货币汇率下跌程度。
从长期来看,显然气候变化是最为主要的挑战。虽然影响不那么直接,但如果不采取行动,后果十分严重。至少有两件事需要尽快解决。
第一,建造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更绿色经济。例如,我们需要从内燃机汽车转向电动汽车,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铺设充电桩。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这些设施的投资。
第二,激励企业转向绿色技术。像提高碳税,虽从政治层面看推行非常困难,政府仍须考虑实施,因为这将促进许多公司有动力转向绿色技术。
A
Q
中国经济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从落后贫穷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充满挑战的全球环境下,中国继续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和挑战是什么?
从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惊人,GDP总量已经大幅增加。个人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两个持续挑战。
第一,尽管中国总体经济规模很大,目前以美元计GDP总量巨大,然而在人均GDP方面,从1980年的人均GDP不到美国的10%,到现在仍然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可见中国经济仍有一些路要走。相信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希望完成这一经济转型。
第二,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需要为大多数中国人提供良好就业机会。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意味着在整体上,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得到改善。若要进一步缩减和先进国家的差距,必须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因为有好工作才有体面收入、有存款,从而有足够钱退休养老。另一方面,中国还需要继续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例如医疗保障。
A
Q
作为一个同样经历过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的国家,新加坡在保持经济繁荣方面有哪些经验?
从1965年独立到今天,新加坡经济基本上实现了重要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它经历了我之前谈及中国正在面对的挑战。
新加坡独立之初,一个挑战是如何促进技术从国外转移到新加坡,所采取策略是把新加坡打造成为一个制度完善可靠的地方,这样跨国公司才有信心来开设工厂。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这些工厂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随着时间推移,不同行业被创造出来;伴随着最初的经济增长,教育水平也在提升。几十年来,我们逐渐创造出越来越多技术工作,为新加坡人提供了更多的谋生手段。随之而来的是新加坡人逐渐有了足够储蓄,能够在退休后养活自己。
个人认为新加坡下一阶段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成为吸引跨国公司的地方,毕竟跨国公司规模较大,对海外市场有很好的影响力,因此可为新加坡人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尝试创建一个全新的系统,不单从国外借力,新加坡人也要在合作的基础上,迸发新想法,研究新技术,创造新流程,推出新产品。创新可以成为生产力增长的来源。从长远来看,新加坡需要生产力的增长,以便继续创造更高收入水平和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A
Q
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合作大学的学术合作进展如何,未来你们打算与厦门大学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或研究项目?
新加坡管理大学有大批计量经济学家,厦门大学对计量经济学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计量经济学家通过收集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并尝试使用理论进行预测。尤其我的一些同事对与地点有关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一个潜在的合作领域。
除此以外,随着中国发展,出现了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这也是我很多同事感兴趣的领域,特别是针对中国的数据研究。因为城市比农村有更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机会,人们自发从农村汇入城市。人口集中带来的思想交流可以促进前面提到的生产力增长;但也带来拥挤问题,人口越集中就越容易妨碍到其他人。因此,像交通发展、城市最佳规模这样的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事实上我在新加坡的同事正在进行中国数据分析,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A
关于新加坡管理大学
创建于2000年的新加坡管理大学(简称新大),以开拓跨学科研究为重点,对影响商业、政府和社会的全球性课题进行深入探究。新大在体验式教学方面也不断追求卓越、强调创新,旨在培养具备全球观的国民、企业家和变革推动者。新大的本科、硕士及博士学生人数约一万两千人,分布于八所学院, 包括会计学院、李光前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学院、经济学院、杨邦孝法律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以及新成立的综合研究学院和研究生研究学院。后设的两所学院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的综合性跨学科教育与强化各类研究生研究项目的整合和跨学科性。此外,新大也提供多门高管发展和继续教育课程。位处市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使新大和周边的企业、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都建立了密切关系。www.smu.edu.sg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